•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前11個月中國50城市“賣地”收入超3萬億 杭州居首

2018-12-04 09: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年末北京、廣州等部分城市的集中“推地潮”讓已經降溫的中國土地市場重現一些活躍景象,不過,今年以來土地市場走穩的態勢明顯,熱點城市土地出讓收入增速明顯放緩。

  中原地産研究中心3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土地出讓收入最高的50大城市合計“賣地”收入3.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漲7.3%。與去年同期30%以上的快速增長相比,今年以來,土地市場逐漸走向平穩,熱點城市土地市場降溫。

  50大城市中,杭州市的土地出讓收入“領跑”全國。據統計,前11個月,杭州“賣地”收入達2452億元,在50大城市中居於首位。除杭州外,上海、鄭州、重慶、蘇州、北京以及武漢6個城市“賣地”收入也超過了千億元。

  降溫還表現在土地成交溢價率的大面積下調。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50個城市中,有45個城市的土地成交溢價率出現下調,佔比高達90%。其中,上海、寧波、天津、成都、南京等地土地成交平均溢價率同比降幅超過70%。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指出,土地市場的涼意在2018年更加明顯。201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主要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持續在超低位運作,環比以持續下降為主。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高溢價拿地已經成為相對罕見的行為。

  除溢價率下行外,超過一半城市的地價同比走低,其中包括上海、北京、重慶、蘇州、深圳等熱點城市。數據顯示,50個城市中,有28個城市出現了平均樓面價下調的情況,佔比高達56%。

  今年以來,房地産市場持續加碼的嚴厲調控是多地土地出讓收入放緩的重要原因。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房企因銷售放緩、融資成本上升等帶來的資金壓力驟升也使其拿地時更趨理性,對非優質地塊的拿地積極性下降。(記者 龐無忌)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