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浙江31項舉措解民企“煩惱” 三年政府支援資金千億以上

2018-12-04 09: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3日,記者從浙江省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為進一步解決浙江民營企業生産經營遇到的瓶頸制約和“成長煩惱”,浙江在創新、融資、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産權保護、公平競爭、市場退出和訴求表達十方面出臺31項舉措,支援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

  民營經濟是浙江的金名片。2017年浙江民營經濟創造了該省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生産總值、70%以上的外貿出口、80%以上的就業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

  此次發佈會上,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翁建榮介紹,浙江省級支援民營企業的資金(基金)三年合計達400億元以上,預計可帶動市縣政府聯動投入600億元以上,形成千億政府性資金。他表示,31項具體舉措中對民營企業創新的支援力度最大,希望民營經濟在長遠發展中贏得市場、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從專項資金來看,浙江三年將安排90億元省工業與資訊化發展及振興實體經濟等專項資金、30億元以上省級重大科技專項,並帶動200億元以上的社會研發投入。同時支援民營經濟創新平臺建設,對新獲批牽頭承擔國家級重大創新載體建設任務的企業,浙江省級財政給予最高3000萬元支援。

  此外,浙江還將充分發揮民間資本優厚的優勢,撬動萬億社會資本,即新增5000億元用於小微企業貸款,三年累計為企業降本減負5000億元。其中針對當前社會反映強烈的社保繳費問題,浙江明確對民營企業歷史形成的社保費層次不齊的問題,不進行回溯式清算,對社保欠費不進行大規模集中清繳,確保企業社保繳費實際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王利月介紹,為暢通溝通渠道、強化精準服務,浙江將建立邀請民營企業家列席各級黨委政府重要會議制度,各級政府在編制涉及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規劃過程中,必須充分徵求民營企業意見。同時將設立“浙江民營企業服務雲”、民營企業大數據全景資訊視圖等機制,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訴求通道。

  記者了解到,浙江還將深化商事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據介紹,2019年該省將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2020年企業開辦時間將壓縮到兩個工作日。

  在助力民營企業提升開放水準方面,浙江將擴大特險保單融資覆蓋面,簡化外貿稅收優惠事項辦理,為大型重點出口民營企業提供綠色辦稅通道。該省將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供應鏈佈局,健全民營企業收購海外優質企業和到海外設立産業平臺指導服務機制,三年內新增10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郭其鈺)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