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外貿穩增 全球貿易加緊突圍

2018-12-03 16:4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國外貿穩增全球貿易加緊突圍

  資料圖:廈門海天集裝箱碼頭。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經濟觀察)中國外貿穩增 全球貿易加緊突圍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李曉喻)儘管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外貿依然穩步增長。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截至11月中旬中國進出口總額已超過去年全年。

  此間學者認為,今年中國外貿保持穩定繫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官方接連出臺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原因所致。但因外部風險依然存在,不能掉以輕心。用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的話説,今年中國蟬聯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問題不大,“真正的難關在明年”。

  最大的風險緣于貿易保護主義。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2019年全球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將加速顯現,上升為首要的“灰犀牛”風險。貿易摩擦常態化一方面將打亂全球資源配置,另一方面也會拖累甚至阻礙結構性改革進程。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楊長湧亦表示,考慮到貿易保護主義不利影響將繼續加深,美國貨幣政策或步入緊縮區間,新興經濟體大面積爆發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上升等因素,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或進一步下降。此外,以世貿組織(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挑戰,全球經貿規則演變也會帶來嚴峻挑戰。

  全球貿易需加緊突圍,中國官方亦迅速行動。對內,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商務部日前在外貿重鎮廣州專門舉行內外貿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要在搭建發展平臺、加大政策支援、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研究出臺更多務實舉措。海關總署到今年10月已將出口環節整體通關時間降至不到7個小時,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了將近一半,今後還將繼續壓減。

  對外,加快商談或升級自由貿易協定。11月12日,中國與新加坡簽署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互相給予對方投資者高水準的投資保護,並納入了全面的投資者與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同月17日,中國與秘魯啟動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同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也在加緊推進。此外,隨著中日關係轉圜,此前受政治影響“難産”的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亦在提速。

  截至目前,中方已經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接近20個,正在進行的自貿協定談判或者升級談判有十多個。

  魏建國稱,中國已成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倡導者,未來可能會成為參與自貿協定最多的國家之一。這些自貿協定,以及與拉丁美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均有助於中國外貿緩解明年可能面臨的壓力。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國際經貿局勢越發動蕩的今天,貿易協定談判面臨的障礙和干擾不容小視。要減輕外貿壓力,目前最具可操作性的是持續減少非關稅壁壘,進一步增加進口。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稱,今後應積極擴大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高端生産性服務進口。此外,在公平競爭原則下,要更好地利用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模式增加進口,鼓勵企業在海外建立採購網點和渠道,並積極發展多雙邊貿易,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