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協會重拳辟謠 助推酒類科普常態化
中新網11月19日電 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中外酒業》雜誌社承辦第二屆問酒論壇在上海酒博會期間召開。該論壇內容直指“酒桌常識”以及一些流傳甚廣的“酒桌謠言”。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宋全厚、江南大學副校長江南大學釀酒微生物與應用酶技術研究室主任徐岩、北京農學院教授著名葡萄酒專家李德美組成的權威專家團進行了現場科普,而為了更好地指導消費,助力行業健康發展,中國酒業協會還組織國內頂級的國家級評委對市場採樣的酒類産品進行了盲評打分,並由協會副秘書長甘權在問酒論壇上進行了結果發佈。
酒桌疑惑一:將葡萄酒滴在紙巾上鑒別真假的方法科學嗎?
專家解答:葡萄酒色素在紙巾上移動的狀態與以下因素有關:酒的濃度、酒精度、酒齡(保存條件),用紙巾並不能鑒別葡萄酒的真偽。
酒桌疑惑二:葡萄酒瓶的瓶底凹陷,為什麼有深有淺?凹陷越深酒的品質越好,是真的嗎?
專家解答:葡萄酒瓶底的凹槽,是吹瓶工藝的需要、能夠讓瓶底/身更堅固,減少接觸面,使瓶身直立性更好,方便匯集沉澱,方便運輸/瓶儲管理,並不能用來鑒別葡萄酒的真偽與好壞。
酒桌疑惑三:對白酒來説,度數越高越值錢,高度酒就是比低度酒好,對嗎?
專家解答:白酒的品質內涵由水、酒精和風味物質三者之間的平衡決定,優質低度白酒的生産技術要求更高,工藝更複雜,生産成本更高。國際主要蒸餾酒都是採用原酒降度而來,原酒酒度太高不適合直接飲用,所以主流蒸餾酒酒度都在40度左右。而中國白酒的酒度隨著人們消費需求逐步變化,優質、低度白酒是我國白酒的發展方向。
酒桌疑惑四:香型到底是怎麼回事?濃香、清香、醬香型白酒的區別究竟在哪?
專家解答:白酒本來並沒有香型之分,建國後在對全國釀酒工藝研究總結技術上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正式提出和確立了清香、濃香、醬香、米香和其他香五大白酒香型,濃、清、醬為白酒基礎香型。美食美酒相伴,中國區域飲食習俗的差異決定了白酒風格的差異。
酒桌疑惑五:搖晃酒瓶,酒花持續時間越長,説明越是純糧好酒,是這樣嗎?
專家解答:在同一酒度下,酒質的好壞主要是微量呈香呈香味物質的種類和結構決定,這些物質的變化對酒花大小及持續時間的影響是有限。同香型的酒, 酒花的大小及持續時間與酒的度數直接相關(酒精度越高,酒花泡沫越大,持續時間越長)。搖晃酒瓶酒花持續時間越長,主要是和酒度相關,以此判斷是不是純糧好酒不科學。
酒桌疑惑六:網上流傳將鹼面加入白酒當中,加熱之後即可通過酒色變黃與否鑒別是不是糧食酒,此方法靠譜嗎?
專家解答:白酒加入鹼面後溶液呈強鹼性,其中某些微量組分物質(酮類、含氧雜環等物質)在鹼性加熱條件下能通過結構發生變化,因而呈現出黃色物質。而白酒十大香型各釀造工藝不同,含微量組分物質不同,加入鹼面後加熱,有些會變黃,有些則不會,以此來判斷是不是固態法白酒並不科學。
第二屆問酒論壇六個問題,是在前期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再經過科學去重,得到了消費者最感興趣、而且最容易産生誤解的問題;負責解答問題的,仍然是國內最頂尖的權威專家。
在論壇總結中,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指出,中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但是,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酒依然是一知半解,關於酒的偏見和謠言也是時常出現,“民間科普”也往往是盲人摸象或有意誤導,很多“常識”其實是經不起科學驗證的“謠言”,影響了酒的聲譽、誤導了酒的消費。王延才表示,酒類知識的科普和教育,將是中國酒業協會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在問酒論壇之後,中國酒業協會還將在今日頭條開設問酒論壇頭條號,打造一個專業酒類科普平臺,並和廣大媒體展開廣泛合作,共同致力於普及酒類知識,指導酒類消費,幫助廣大消費者用正確的姿勢享受美酒,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