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專家在山東研討共用經濟 呼籲臺灣善用大陸平臺

2018-10-17 10:3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濟南10月16日電(記者石龍洪 孫曉輝)“共用經濟有何效益”“共用經濟發展趨勢如何”“在共用經濟領域,兩岸應如何開展合作”……圍繞共用經濟主題,“長春湖對話——共用經濟的理念與實踐”研討會16日在山東省棲霞市舉辦,來自兩岸的30余位專家學者等展開深入研討。

  與會專家指出,共用經濟的實質是對個人信用及物質、空間、服務、思想等資源的共用、共用。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共用經濟發展方興未艾。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華曉紅認為,共用經濟有助於增加供應、滿足需求,讓資源得到更充分利用,將使思維方式、社會分工模式、産業模式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理事長張玉成以“田園綜合體”為例,介紹了臺灣農業領域的共用經濟。通過共用土地、智慧、技術、設備等資源,城市居民和農民打造了共用農業,進而實現資源共用、共贏共榮。他表示,希望未來有機會將臺灣在農業領域的先進技術經驗帶到大陸,與大陸業者共用合作、創造共贏。

  “語言是重要溝通渠道,兩岸同文同種,在網際網路上交流無障礙,這是兩岸在共用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優勢。”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在研討會上指出。

  他認為,大陸市場規模龐大,在以網際網路、物聯網為基礎的共用經濟發展上已走到“領頭羊”位置。共用經濟讓資訊交換更加便捷、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在大潮流、大格局下,臺灣發展共用經濟的出路在於將優勢鑲嵌在大陸平臺上;若不善用這一優勢,臺灣將失去重要機遇。

  多位與會專家還指出,當前共用經濟面臨一些瓶頸,但未來仍有巨大發展潛力,兩岸在共用經濟領域的合作同樣空間廣闊,應善用彼此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本次研討會由海峽兩岸城鄉發展合作委員會主辦,支援單位為臺盟中央研究室、臺灣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和山東省棲霞市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