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老字號綠皮書發佈 新時期老字號如何轉型升級

2018-08-24 09:1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8月23日電 22日,《老字號綠皮書(2017-2018)》新書發佈會在北京民族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室、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企業公民委員會聯合主辦。

  會上,北京西城社科聯原常務副主席戴時焱總結了本書的四大特點,一是新時期新主題,老字號應順應時代潮流,適時轉型;二是內容完整,涵蓋了各省市的工作性成果,具體到論文則是虛實結合,理論和事實相貫通;三是觀點明顯,從標題便可窺見文章內容,導向作用突出;四是類型多樣化,包含從文化隨筆到調查報告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社會室主任、國際企業人類學委員會主席張繼焦回顧了過去八年間老字號的研究所經歷的四個階段,指出如今我們研究老字號的基本做法,即一本皮書,一門學科,一支全國性隊伍。而現今在新研究範式的指導下,我們應該採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從微觀、中觀、宏觀多角度進行研究。他提出要結合地方文化特色來研究老字號。

  中國人民大學劉謙教授表示,把對老字號的研究提煉為三個核心詞:獨特、時間、現代化。即信用體系的獨特,對老字號歷史史韻的把握,以及在真實生活中借用老字號進而實現現代化。此外,可以利用如今高度達的網路,做到標準化與地方化相結合,既形成産業體系,又體現當地特色。

  天津社會科學院李培志則認為隨著社會對老字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應該把研究與政府相結合,擴大開放空間。提出老字號要與城市發展結合在一起,發揮老字號的獨特性、象徵性,讓老字號真正成為城市名片,成為集體記憶文化,通過老字號追尋城市味道。

  據了解,第五本老字號綠皮書(《老字號綠皮書(2017-2018)》)匯集了老字號研究的最新成果,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總論。第二部分為各省老字號協會2017年度工作成果。第三部分為專題研究,共有15篇文章,包括五個專題:分別為“老字號價值體系:品牌延伸與品牌重塑”、“老字號的現代轉型”、“老字號的地域性、國際性”、“餐飲、食品類老字號”及“海外老字號”。

  如今網際網路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傳統民族企業的老字號也步入了網際網路時代。在第五本老字號綠皮書中,以山東省老字號為例,根據山東省老字號協會的統計,2015年山東的老字號企業規模平均為5.01億元,2016年為5.41億元,2017年這一數據預計為5.89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8.43%。可見,老字號企業的平均規模逐年增長。2015年92家老字號企業入駐電商在各類電商平臺共開店舖184家,電商收入33.47億元;2016年以後,企業電商渠道拓展步伐不斷加快,電商收入40.0億元;2017年,觸網發展的老字號企業已達178家,全年電商收入預計將超過49億元,同比增長26%以上。可見老字號也在積極地適應時代變化,拓展網際網路新渠道,激發老字號的新活力。

  從老字號的發展歷史來看,目前老字號仍處於復興轉型階段,它們都在謀求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重建或實現。從傳承和創新上看,雖然老字號企業普遍缺乏創新,其原因涉及企業自身和外部環境等多種因素,但也有少數老字號企業積極實施創新探索,開拓了發展新局面。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