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撿走海漂垃圾 基隆嶼煥新顏

2018-05-15 08:5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有“臺灣龍珠”美譽的基隆嶼,景色宜人,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和眾多的漁業資源。因碼頭損壞,基隆嶼已封閉近3年。在即將重新開放之際,基隆市政府在5月12日這天,安排512名志工登島凈灘。

  凈灘是清理海岸上的海洋廢棄物。海洋殺手如一次性食具及塑膠垃圾等廢棄物,歷經幾十年也不會分解,對自然生態、人類健康、觀光旅遊都有致命的影響,不僅隔離了人與海的距離,也迫使海洋生物吞食這些致命的垃圾“食物”。

  512名志工登島凈灘是今年“珍愛海洋·魚樂基隆”活動的重頭戲。志工隊伍遍佈基隆嶼步道週邊潮間帶,逐區進行凈灘。因長達420米的海灘,需要非常多志工協助,凈灘團體中,甚至有遠從臺中及花蓮來的志工。

  基隆市政府産業發展處海洋事務科長蔡馥嚀表示,基隆嶼封閉近3年來,雖然沒有在島上製造新的垃圾,但沿岸海灘長年已累積數量龐大的海漂垃圾,以保麗龍(泡沫塑膠)、塑膠瓶、廢棄漁網、浮球等為主。

  為此活動特意邀請臺灣海洋科學館、海洋大學、水産試驗所及多個關心環保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共同參與。凈灘全程採用ICC(國際凈灘行動)分類法,進行與記錄及分析,提供學術研究使用。

  在短短數小時內,就清出3492個塑膠瓶及833個保麗龍,還有311個浮球,113件漁業廢棄物,共計有18類垃圾,總共有1500公斤。比較特別的垃圾,包括有超大水管、鐵桶等,讓人驚訝。

  基隆市政府表示,將長期致力於海洋環境保育,定期進行凈灘凈海及魚苗放流。如今魚苗放流活動已邁向第7年。繼2016年成立潮境保育區,去年也開始實施基隆嶼及北方三島周邊500米禁用刺網措施,並鼓勵漁民成立環保艦隊,使海洋環境與資源能永續發展利用。

  基隆市沿近海漁船組成的基隆海洋環保艦隊,也響應此次凈灘活動,共有16艘漁船協助,載垃圾回八斗子漁港回收處理。

  據統計,在臺灣,凈灘5年撿拾到的塑膠瓶,堆疊高度高達8.4座臺北101大樓。

  參與凈灘的妙實法師表示,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凈灘是響應愛地球的實踐行動。蔡馥嚀説,海漂垃圾清了之後還是會再來,以後每年5月前後都會辦一次基隆嶼大凈灘,讓基隆嶼和周邊海域一直留存最美最健康的容顏。(記者 任成琦)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