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國高品質發展統計體系加快形成 地區GDP將統一核算

2018-05-14 16:4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綠色指數等相繼推出

  降低負債率等指標或成重點

  隨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加速推動,相關的統計體系也在逐漸完善。近期,國家統計局先後首次公佈了各地的綠色發展指數和城鎮調查失業率。《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傳統統計指標的基礎上,下一步統計部門還將增加反映産業、行業、地區等各方面結構協調性方面的指標、品質效益指標和新動能發展指標,2019年將正式實施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制度等。

  專家表示,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六大體系之一,完善的全新統計體系能夠為分析研判我國新經濟新動能成長和品質效益方面的狀況提供更加全面、準確、完整、及時的資訊依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日前介紹,推動高品質發展是中國今後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和實施宏觀調控的一個根本要求。因此,我國將加快形成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等六大體系。

  統計體系作為上述六大體系之一,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盛來運表示,現有指標體系,反映經濟建設方面的指標偏多,反映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指標少,反映總量指標多,反映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標少,反映新經濟新動能成長和品質效益方面的指標也不充分。未來,要按照五大新發展理念要求,增加完善五大建設方面的指標體系。要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增加反映産業、行業、地區等各方面結構協調性方面的指標、品質效益指標和新動能發展指標。在高品質發展階段,要更加重視民生事業發展和資源環境改善情況,就業、收入、消費、生態環境等指標重要性不斷提升。

  實際上,目前高品質發展的統計體系已經有了一些初步探索。國家統計局除建立了“三新”調查統計制度,完善了勞動力調查制度外,近期還發佈了《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首次公佈了2016年度各省份綠色發展指數和公眾滿意程度排名。就在最近,國家統計局還首次公佈了基於勞動力調查獲得的失業率——城鎮調查失業率。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將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並用,同時公佈兩種來源的數據,能夠為分析研判我國就業失業狀況提供更加全面、準確、完整、及時的資訊依據。

  另據了解,2019年我國將正式實施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制度,國家統計局統一組織,各地參與。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核算方法全國統一,基礎數據清晰不重復,可以更好地實現地區數據和全國數據的協調,不斷提高統計數據品質,為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為社會公眾更多更好地使用統計數據提供優質統計服務。

  有專家表示,各地區最新發佈的GDP數據中,有部分地區經濟增速相比之前明顯放緩,這説明為了符合未來高品質發展統計體系的要求,一些地方更注重增長的品質。

  “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應該是經濟增長的品質,而不僅僅是GDP指數。”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常博逸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需要從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高品質發展階段。在推動經濟發展和保證就業的前提下,經濟增長不能太快,要留出空間進行經濟結構優化和供給側改革。今年,應堅持把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實體經濟上,繼續深度優化商業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提升經濟發展品質。

  “發展階段不一樣,現在還單用GDP來衡量發展已經不準確了。”一位權威專家表示,衡量高品質發展的指標會很多,最終還是要看效率。從産出的角度來講,隨著改革成功推進,勞動力效率、資本效率、環境效率、能源效率、土地效率等從總體上都會有所提升。此外,降低債務在GDP裏的比重和環境污染治理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高品質發展的主攻方向,因此這兩個相關指標的設置和完善將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記者 林遠)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