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機器人峰會智慧製造公共服務平臺易智家2.0版上線

2018-05-14 08:45:00
來源:人民網-産經頻道
字號

  《國務院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剛頒布半年,中國機器人峰會即在加速推進“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上推出實質性舉措。5月10日,國內機器人界的頂級盛會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成功開幕。峰會智慧製造公共服務平臺——易智家2.0版重裝上線,成功舉行了易智家2.0版上線暨軍民融合專線開通啟動儀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尹群等出席。南理工大學校友家聯盟為易智家授牌。

  推進智慧製造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 

  智慧製造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而“資訊孤島”造成的供需不平衡等問題,正成為當前推進智慧製造一道必須跨越的門檻。去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提出解題之法:以工業網際網路較強的滲透性,打破“資訊孤島”,強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資源集聚能力,促進整合共用,實現産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將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

  “易智家”2.0版上線暨“軍民融合專線”開通啟動儀式在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軍民融合+智慧製造”論壇上成功舉行。作為國內機器人産業的風向標、推動智慧製造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機器人峰會根據國家政策和行業需求,先行先試,採用“智慧製造分享經濟”形態探索、開創、引領中國智慧製造産業轉型升級、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新模式、新局面,為智慧製造全價值鏈環節資源的互聯互通,全面對接搭建高效平臺,進一步深化峰會“實效化”。

  貫穿智慧製造全生命週期各價值鏈環節 

  易智家(Ezist Cloud)是隸屬於中國機器人峰會的智慧製造公共服務平臺,也是工業網際網路分享服務雲平臺,旨在用分享經濟模式連結智慧製造全生命週期各價值鏈環節海量、分散、閒置、富餘資源,實現資源共用、融合、協同、共贏,最終通向共用工廠/網路製造新模式,讓智造更簡單。

  憑藉中國機器人峰會強大的資源整合和分享能力,易智家(www.ezist.cn)以服務會員為宗旨,落實中國機器人峰會的“四化”之“實效化”定位。易智家由峰會主席劉進長、執行主席甘中學擔綱總顧問,聘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智慧電腦專業陶鵬博士為技術顧問,以30多位國內外院士、200多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機器人主題專家、全球機器人TOP30專家以及1500多位國內外行業精英為指導,以多年參加峰會的9000多位會員為支撐,以峰會8000多萬總覆蓋目標客戶群為先導,以“讓智造更簡單”為使命,採用“智慧製造分享經濟”形態探索、開創、引領中國智慧製造産業轉型升級、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新模式、新局面。

  易智家(www.ezist.cn)旨在構建智慧製造産業鏈橫向整合、縱向協同、跨産業鏈交匯融合的分佈式、開放式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系統解決智慧製造領域供需、行銷、研發、生産、採購、管理、諮詢、服務等全價值鏈環節資源短缺與閒置浪費共存、資訊不對稱、供需交易成本高、信任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並通過提高資源週轉率,間接增強資源供給能力,有利於優化生産、分配和交易結構,提高閒置資源的配置效率,縮小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的差距,既消化過剩産能,又彌補産能不足,很好地解決了製造業當下産能供給不均衡的問題,順應供給側改革新形勢,為智慧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促進兩化融合,助力“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

  首創四大分享功能 讓智造更簡單 

  易智家2.0版全力打造“4+X”功能模組,破解中國製造業的諸多難題,推進“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掘金萬億智慧製造市場。

  易智家2.0版首批推出的四大分享功能,分別為終端詢盤(客戶資源分享平臺)、項情交易(資訊資源分享平臺)、攜單助簽(人脈能力資源分享平臺)、分工派活(時間技能資源分享平臺),交易全過程採用無障礙資訊溝通技術,建立完善的及時、公開、透明分享信任反饋體系,可有效加速、保障智慧製造價值鏈資源要素快速流通與高效精準配置過程。

  開通“軍民融合專線” 助力軍工智慧製造 

  2017年,在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軍民融合發展列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並寫入黨章。2018年將是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元年。

  此次,易智家與有“軍工七子”之稱的南京理工大學攜手,開通了“軍民融合專線”,為全面貫徹落實軍民融合國家戰略,充分發揮智慧智造在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提供“軍民融合+智慧智造”合作、成果展示平臺,大力推進軍民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服務,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