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當局深澳電廠擴建案引爭議 網友:民進黨不倒空氣不會好

2018-03-16 11: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空氣品質模擬,深澳電廠污染的主要影響範圍除了北北基外,還包括了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台灣網3月1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電將在“深澳電廠舊址”興建2部新機組,備受爭議的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劃于14日通過環評,讓一早就在場外抗議的臺灣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憤怒表示,本次環評已經點燃民眾的憤怒,未來將號召更多人,並採取必要手段,要求臺當局“經濟部”撤回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劃。

  “綠色和平”表示,興建深澳燃煤電廠,勢必會使北臺灣的空氣品質雪上加霜。根據臺電報告書的估算,新建深澳燃煤電廠每年將會增加包括PM2.5在內的粒狀污染物268公噸,至於對呼吸道系統會造成嚴重危害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每年也都會超過1000噸 。根據新北市環保局委託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的深澳電廠污染模式倣真結果,發現深澳電廠PM2.5日平均增量,竟是臺電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書中模擬值的3倍以上。

  另外關於莊秉潔教授的空品倣真結果顯示,深澳電廠污染的主要影響範圍,除了原認知的新北市、臺北市和基隆市外,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竟也在高影響範圍,尤以宜蘭縣的影響竟然最高達7.499μg/m3,桃園市則為6.871μg/m3,新北市雖位列第三,但PM2.5最大日平均值增(貢獻)量卻比臺電評估報告中的數值1.933μg/m3足足高了3倍以上。

  “綠色和平”提到,在空氣污染如此嚴重的此刻,臺電竟然要再花7年的時間和1000億新台幣的預算去興建另一座燃煤電廠,而不是把這些鉅額成本投資于再生能源發展,等於是無視于臺灣已經在再生能源發展上落後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困境,更是置民眾健康于不顧。

  深澳電廠除了會造成空氣污染外,綠色和平警告,深澳電廠卸煤碼頭的興建,也會對於當地海岸生態造成無可回復的影響。根據在深澳長期研究的學者指出,卸煤碼頭將直接破壞深澳岩岸環境的底質,衝擊珊瑚礁與藻類生育地;數百公尺的防波堤也會造成的水文改變,對岬角岩岸生態係的衝擊。深澳岬角的蕈狀岩、單面山為整體的地質環境,防波堤興建造成不可逆的自然海岸損失,也與海岸管理相關規定的自然海岸零損失的精神完全悖離。

  綠色和平最後強調,根據臺當局的能源轉型目標,現有深澳燃煤電廠完全沒有興建的必要性。臺當局規劃在2025年燃煤發電佔比從現在的45.4%降至30%,若依據臺當局2025年燃煤發電需求之最大預測值進行推估,屆時燃煤發電需求量將會下降。簡言之,現有的燃煤發電裝置容量已可以供應2025年燃煤發電量之需求。臺當局若執意興建深澳燃煤電廠,將使原本2020年後逐步下降的燃煤發電總裝置容量,在2026年又會凈增加 500MW,可見臺當局在減煤規劃上“説一套,做一套”。

  對於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劃通過環評,許多臺灣網友在網路上表示,“2020空污家園 大家吸好吸滿”“民進黨不倒,臺灣空氣不會好”“北部人準備吸好吸滿,外加可能葬送一個觀光風景區”“幸福的味道”“用愛發電 用肺凈氣”“説個笑話 降PM2.5”。(台灣網 王怡然)

  “Greenpeace綠色和平(臺灣網站)”發起緊急聯屬活動,要求撤回深澳燃煤發電廠擴建案。(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臺灣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要求“退回深澳電廠”。(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