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五年來民革“舉全黨之力抓參政議政”

2018-03-09 13: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3月9日訊 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領導人記者會于3月6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回答記者問時表示,五年來,民革中央形成了一個共識——“舉全黨之力抓參政議政”。

  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的確,這五年來我們民革形成了一個共識——“舉全黨之力抓參政議政”。我想舉幾個實例,説明我們參政議政的成果怎麼樣,開場白的時候我舉了一組數據,現在我再舉幾個實例。

  社會法治方面,關注的問題是司法體制改革問題。關注這個問題和我個人職業經歷有關,我個人從學法、教法、用法,在武漢大學創辦中國第一個法律援助機構,到武漢中院、湖北高院,到最高人民法院,再到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又聯繫內司委,人生每個階段都和法律有關。司法體制改革到底存在什麼問題。我們跑了12個省,開了20多場調研會、座談會,我們發現司法體制改革進入了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我們關注幾個問題:

  一是跨行政區域的法院設置問題,這是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的重要問題。現在智慧財産權法院、海事法院、行政訴訟這樣的案件當中大量已經用這套機制,還有公益方面的訴訟問題,特別是環境保護的公益訴訟問題很多都已經寫進了法律,再有關於行政審判體制改革方面的問題,人民陪審員問題,都是我們通過調研形成了一系列的報告,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後,形成了一些機制性的舉措。

  二是有關精準立法,促進社會文明的問題。社會文明我們關注兩個方面的主要議題。第一個是關於志願服務法治化問題。志願服務法以前有些條例,但真正成為地方法律推動實施,還有很多空間。我們就這個問題跑了4個省做了深入調研,最後形成了給中共中央的建議,還出了示範法,這個法律的示範文本提供給各地市、有立法權的設區市,按照這個示範法的方式進行地方立法。第二個是關於社會文明促進條例,我們也出臺了示範法,最新報道是福建省的廈門市、湖北省的荊州市、陜西省的西安市,都在陸續出臺相關的條例,這方面非常有成果。

  三是關於京津冀能源結構的調整。霧霾天氣的形成直接和能源結構相關,河北省每年用的煤炭量達到2.9億噸,大量的散戶、農民用農村的散煤取暖。為什麼這幾年的治理效果比較明顯呢?在2016年,我們將其確定為重要調研課題,提出聚焦京津冀協調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結構調整問題,提出統籌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的建議,簡單説就是煤改氣。北京的空氣品質改善,我們這個調研成果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是關注水資源治理問題。我們到環渤海的4省市進行調研,感覺到環渤海水域的治理和保護,不僅僅關係到環渤海地區的生命線,也關係到京津冀乃至華北、東北的更大區域發展和穩定問題。我們調研後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報告,提出了治理污染的思路,要實現環渤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些都得到了國務院高度重視。

  五是康養産業。我們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搞了養生論壇,養老論壇以後,一次吸引的社會投資超過300億。河北秦皇島、貴州遵義、湖北宜昌、山東威海等都提出要和民革中央聯合舉辦康養産業論壇。據統計,這幾個省市與民革聯合舉辦的活動拉動的投資達到2000多億,這已經成為民革參政議政的重要品牌。

  有關“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民革也提出了重要的提案,有關“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的提案,這已經成為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決策的重要內容。我就舉這幾個實例説一下,民革參政議政工作的成績單。謝謝大家。(台灣網 張亞靜)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