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北京奪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 五大投資主線浮出水面

2015-08-01 10:34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日,舉世矚目的2022年冬季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揭曉,北京聯合張家口不負眾望戰勝阿拉木圖,贏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必將為市場及相關産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利好。

  “2022年冬奧會是一場國際體育盛會,中央對其重視遠超市場想像,此前之所以低調是因為結果還未敲定。結果敲定後各項規劃才會真正啟動、落地,未來政策含金量十足。”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針對投資機會,管清友認為,市場應當關注五條主線:一是北京和張家口當地的土地開發和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擁有相關建設經驗尤其是參與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公司最為受益。二是體育産業,2013年體育産業總産出1.1萬億元,僅佔GDP的0.6%,中央提出2025年中國體育産業總規模要力爭超過5萬億元,冬奧會作為長期工程將成為體育産業崛起的重要催化劑。三是文化旅遊産業,冬奧會以及周邊開發將為北京和張家口吸引大批遊客。四是環保行業,冬奧會戶外賽事對環保的要求更高。五是京津冀協同概念,冬奧會敲定之後,京津冀協同規劃細則將很快下發,相關的産業轉移與升級將隨之加速,張家口在京津冀協同規劃中的地位將明顯提升。

  國泰君安中小盤研究團隊認為,三類上市公司將分享北京冬奧會帶來的投資機會。一是基礎建設。奧運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將是主要驅動因素。建築建材業、節能環保、房地産、交通運輸業、通信電子等行業將會出現供給和需求雙料增長,提升相關行業公司的業績。二是消費服務業。奧運會前後,大批遊客的到來將極大地刺激當地的旅遊消費,旅遊和服務行業迎來發展的良機。舉辦地當地龍頭企業的營業收入有望獲得巨大的增長,且這種增長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三是特許經營行業。奧運特許權商品也將隨著奧運會的到來而獲得超額的銷售增長,除了彌補奧運特許權費用之外,還將獲得數量可觀的凈利潤。同時,奧運特許權商品銷售企業也可借奧運會的契機,提升企業形象和産品的知名度,擴大海外銷售市場,提高品牌價值。

  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冬奧會此次花落中國,一系列的投資機會將會慢慢展開。在全球網際網路互通互聯的格局下,例如場館、城市交通、環境保護、周邊産品必然將向全球招投標,這也必然讓全球資本獲得平等的競爭機會,中國具備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將有可能會被各路投資資金所關注,有助於形成價值投資。(證券日報見習記者 喬誌東)

[責任編輯: 馬一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