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科技創新”“對欠發達地區來説,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3月6日,在甘肅代表團駐地,記者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相關問題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省長劉偉平。
劉偉平代表指出,從國家層面來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必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驅動力。對區域發展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而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必然選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就是科技創新,如何貫徹落實好十八大提出的“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一要求,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全省轉型升級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特別是在經濟新常態下,要依靠科技創新形成新的增長點,實現發展速度和品質效益相統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2013年視察甘肅時,要求我們針對創新能力不夠強、創新主體不活躍、創新機制不健全、創新人才不適應的問題,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這為我們進一步深化省情認識、找準創新驅動著力點指明瞭方向。”劉偉平代表説。
科技創新的能力決定著一個地方的發展實力和潛力。劉偉平代表認為,甘肅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核心就是要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實現經濟提質增效,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進而增強經濟整體競爭力。“甘肅是全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70%的耕地是山旱地。就是在這樣嚴酷的自然條件下,我們整合創新並推廣應用了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實現了在旱作農業條件下的種養結構調整和耕作方式的轉變,實現了糧食産量的‘十一連增’,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劉偉平代表舉例説。
“我省科研院所相對集中,學科分佈比較廣泛,研究力量特別是基礎學科研究實力比較雄厚。這些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積極推動實施科教興省戰略,科技支撐引領作用日益突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等傳統産業重新煥發生機,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制藥等領域轉化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針對甘肅科技創新的優勢,劉偉平代表説。“去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0%,全省風電裝機容量突破了1000萬千瓦,光電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分別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科技進步綜合水準在全國排名第19位,R&D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在西部12個省排名中保持在第4位。”
在劉偉平代表看來,政府推動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要把著力點放在進一步加強制度創新、政策創新和工作創新上,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實保障和良好環境。甘肅省要重點推動科技部批准的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傳統特色産業提質增效創新、戰略性新興産業提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三大計劃”,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人才聚集、創新平臺建設、創新生態建設、蘭白一體化和産城一體化“五大工程”,在創新驅動中深化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科教體制、國有企業、人事管理與收入分配製度、投融資機制、財稅制度、科技服務機構、合作開放機制、土地管理制度、創新評價制度等“十項創新驅動改革”。要整合省級財政和蘭州市、白銀市及蘭州新區財政資金20億元,設立蘭白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通過改革現有投資方式,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科技創新,使創新跟著産業走,資金跟著創新走。要強化體制機制創新,緊盯創新鏈、價值鏈,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充分調動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積極性,促進科技研發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就地轉化率,加快科技成果向産業優勢轉變,把潛在的科技“勢能”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創新“動能”。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本報記者 馬振華)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