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養老改革會有什麼新動向?兩會一些代表委員和會外專家認為,推進養老“並軌”後的實施還有不少難點,而“延遲退休”改革需要慎之又慎、預計不會立即啟動。
養老“並軌”
方案仍需細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説,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方案已經出臺,儘管方向明確,但推進仍然需要細則。一是“中人”的過渡辦法還需要合理設計,要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二是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和編制外的員工養老保險如何銜接。
改革針對的是編制內的員工,以前有些編制外的員工參加了養老保險,有些則沒有,希望借此次改革的契機,真正消除編制的標識,讓員工按照“同工同酬、同制同權”的原則,在同一種養老保險制度下得到保障。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指出,中央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的管理體系也需要建立,同時,有關職業年金的投資運營體系等也需要統籌考慮。
“延遲退休”
政策剛剛破題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林回福認為,“延遲退休”政策不能草率出臺,作為一項制度,其影響面太大,應該充分論證。
據了解,由人社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負責制訂的養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涉及退休年齡調整、養老金調整機制等多項重大問題,是一項所有工程。
“退休年齡調整的確在頂層設計中,但剛剛破題,只是提出了思路而已,不會是今年的改革重點。”人社部一位專家告訴記者。
這位專家指出,這主要是因為社會各界對退休年齡調整分歧很大。即便統一了認識,還有很多具體目標需要明確,例如退休年齡是推遲到63歲還是65歲?此外,還有時機選擇、節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監督實施等問題。此外,儘管在理論上“延遲退休”可以減少養老基金壓力,但效應需要20年至30年才能到位,可謂“遠水難解近渴”,更何況目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很大,立即施行似乎不合時宜。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