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混合所有制運作資本來襲 菜攤是否會成為歷史?

2014-11-20 14:17 來源:文匯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記者 李上濤

  今天,第三家上蔬永輝生鮮食品超市將在浦東雲山路開門迎客。自9月28日首家門店開張以來,這一“超市型小菜場”以每月新增一家的速度鋪開,根據其規劃,到2017年將開設100家。

  醞釀“小菜場革命”的上蔬永輝,背後的力量包括永輝超市、上海國盛集團、上海蔬菜集團、摩根斯坦利以及鼎輝投資。這一以混合所有制樣態運作的“超市型小菜場”模式,是上海求解城市菜市場管理瓶頸的嘗試,也是對國企在競爭性行業有所退讓、讓民資和外資有發揮餘地的一種探索。

  探訪:價格比多數菜場便宜

  對於老百姓來説,檢驗市場最好的標準就是價格和品種。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第二家上蔬永輝店——株洲路店。

  上午10點半,清早的買菜高峰已過,上蔬永輝超市株洲路店內仍摩肩接踵,不少老人拖著超市提供的小巧輪筐“逛菜場”。記者注意到,生鮮食品佔據了整個店面的絕大部分,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全部食材。

  正在揀梨的趙阿姨告訴記者,這裡的水果品種特別多,單單梨就有白梨、貢梨、碭山梨、新疆梨等四五個品種,還有從未見過的火參果、“恐龍蛋”……所有商品均由顧客自助挑選、稱重、出口結算。

  在一排高低錯落的魚缸前,趙大爺操著各種姿勢用網兜撈魚。幾次失手後,他才把一條心儀的黑魚收入囊中。稱重後,一旁有專門的師傅為他破魚去除魚鱗和內臟。趙大爺告訴記者,馬路菜場裏,活魚都放在一個個橢圓形的大塑膠盆裏,顧客指定要哪條魚就給破哪條,但環境臟,短斤缺兩防不勝防。

  近一個月來,家住普陀區的黃阿姨每週乘車到位於虹口區的上蔬永輝株洲路店採購,然後向北步行500米去廣粵路53弄小區看望父母。她説,小區往北200米就是廣粵路農貿市場,但不少鄰居買菜捨近求遠,“他們向阿爸推薦了這家超市,阿爸又告訴我,現在農貿市場反倒不常去了。”

  放棄農貿市場的主要原因自然還是價格。記者比較了上蔬永輝株洲路店、周邊的聯華超市以及廣粵路菜場的菜價:生菜,三家的價格分別為1.99元、2.8元、4.5元;草頭4.98元、無、6.5元;蓬蒿3.98元、4.8元、3元;杭茄2.38元、無、3元……水果、肉類、海鮮的價格也不同程度低於大賣場和菜場,只有少數品項的售價高於菜場或聯華超市。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