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大股東注入軍工資產 四川長虹剝離虧損項目再度轉型

2014-11-04 08:46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長虹一位高管表示,將陸續剝離虧損資產,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並持續發力智能產業

   日前,四川長虹發布公告稱,將擬定增募集不超過40億元,用于整合大股東長虹集團旗下軍工資產,並巨資投建智能交易和智能研發平臺,以推動家電業務轉型升級。此外,其還擬以股權轉讓方式將虧損的等離子業務及資產進行處置和剝離。

   此前四川長虹因籌劃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已從9月15日起停牌兩月之久。四川長虹一位高管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獲得大股東強力支撐,將陸續剝離虧損資產,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並持續發力智能產業。”公司股票將于11月3日起復牌。

   業內人士認為,長虹將等離子資產剝離,將推動上市公司業績持續改善。等離子屏幕未來更多應用在商用市場。

   整合軍工資產

   日前,停牌一月之久的四川長虹披露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3.50元/股的價格向包括大股東長虹集團在內的特定投資者發行11.4億股。長虹集團以不低于其發行前持股比例23.20%參與認購。

   此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約22億元擬用于收購零八一集團100%股權、8.5億元用于智能交易平臺和模式建設項目、4.5億元用于智能研發管理平臺及體係建設項目、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家電行業整體發展勢頭放緩,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理想,定增是重要的融資渠道,讓投資者進來共謀發展。”

   零八一集團控股股東為四川電子軍工集團有限公司,而軍工集團是長虹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08年,長虹集團對零八一集團實施戰略重組。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零八一集團總資產為32.01億元,2013年營收為10.47億元,凈利潤為9792.53萬元。

   四川長虹方面表示,此次通過非公開發行將零八一集團整體注入上市公司,提高了集團軍工資產的證券化水平,為零八一集團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資源整合平臺。

   剝離虧損資產

   下半年,四川長虹將陸續以出售等形式剝離等離子虧損資產。四川長虹公告稱,還擬出售所持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61.48%的股權,出售價格或為6419.39萬元,接手方為綿陽達坤投資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今年前8個月虧損達3.45億元。

   近年來隨著等離子屏及模組產品成本上漲壓力巨大,長虹等離子業務虧損嚴重。長虹方面表示,此次轉讓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降低公司經營損失,有利于公司未來的持續良性發展。

   歷史上,長虹集團曾以4.24億元接手並解決四川長虹APEX遺留債務問題,獲得大股東在其業務上的支持並不讓人意外。去年5月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結束,今年所有家電品類銷售額發生下跌,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長虹業績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等離子資產轉讓後,公司未來發展更值得期待。去年年底長虹大規模進軍家庭互聯網產業。然而對于傳統制造企業而言,互聯網轉型在全球都沒有行之有效的先例,大家都在摸索前進。公司內部協調、整合的磨合期,短期將會對公司業績有一些影響。”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

   他認為:“長虹等離子行業的投資受到全球等離子行業萎縮影響。等離子屏幕未來將更多應用在戶外拼接廣告牌等商用市場,等離子在全球家用市場將急速萎縮,等離子面板和電視在未來兩三年或退出家用電器市場。”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家電企業集體面臨轉型難題,四川長虹在智能家電領域走得比較早,並推出了一係列智能家電產品。

   四川長虹將在智能家電領域持續發力。長虹此次定向增發,其中13億元擬用于投建智能交易平臺和模式建設項目、智能研發管理平臺及體係建設項目,剩余5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智能交易平臺將主要搭建交易平臺、O2O商業模式和B2BB2C業務模式等三大內容。

   梁振鵬認為:“傳統制造企業體量大,中國家電企業紛紛向互聯網轉型,在未來三年到五年將處于艱苦的探索和磨合期。目前家電企業轉型過程中,商業模式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真正實現產品的落地才是關鍵。長虹推出的啟客係列產品市場定位清晰,但互聯網轉型需要一定時間,長虹應該盡快加速互聯網轉型過程中不同部門磨合和改革,並且縮短業務重組的磨合期。”

   (原標題:大股東注入軍工資產 四川長虹剝離虧損項目再度轉型)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