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老賴財産年底可全國聯網查詢 最高法已簽約20余銀行

2014-10-21 09:56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國重信】“老賴”查控體系年底建立

  最高法簽約20余家銀行,可全國聯網查詢“老賴”財産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姚冬琴|北京報道

老賴財産年底可全國聯網查詢 最高法已簽約20余銀行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執行局局長劉貴祥

  有錢不還,公然賴賬。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與人民網聯合推出“失信被執行人排行榜”,引起了社會強烈關注。失信被執行人即俗稱的“老賴”,這份榜單也被網民形象地稱為“老賴黑名單”。

  這份名單顯示,欠賬金額最多的自然人是廣東的閆佔新,他一個人就欠下了3.87億元債務。而廣西陳一斌的一筆欠賬,自1990至今20餘年未繳清,是當選時間最長的“老賴”。

  在對“老賴”的不守信用進行道德譴責的同時,加強誠信的制度化建設更為重要。

  繼今年6月國務院發佈實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之後,9月2日,國家發改委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召開了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今年底之前要制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或者實施意見。

  9月24日,在央視《對話》節目錄製現場,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審委會專職委員、執行局局長劉貴祥表示,當前之所以必須下大力氣推進誠信制度化建設,是因為誠信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峻的程度,“可以説是誠信缺失,失信氾濫,有的失信行為令人觸目驚心,社會危害性極大。”

  八部門聯手治“老賴”

  禁止高消費,還需完善立法

  據統計,全國法院範圍內,被執行人有財産而拒不執行,也就是“有錢不還”的案件中,80%以上案件的被執行人存在逃避、規避甚至暴力抗拒執行的行為,自動履行的不到5%,消極等待強制執行的約佔15%。

  懲治失信,正是從這些“老賴”開始。在中央文明辦二局局長涂更新看來,眾多“老賴”的存在産生了“破窗效應”、惡意示範。“因為失信的時候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産生這麼多‘老賴’。現在中央文明辦跟最高法聯合實施信用懲戒,就是從惡意欠債開始。”涂更新説。

  今年1月,中央文明辦、最高法、公安部、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銀監會、中國民用航空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京簽署了“構建誠信 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向社會公佈對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並採取其他信用懲戒措施。

  根據備忘錄內容,信用懲戒主要為: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包括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臥;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劉貴祥表示,在抵制“老賴”的諸多手段中,民航訂票系統是效果最好的,自今年7月全國被執行人資訊查詢系統與民航、鐵路等部門資訊聯網後,成功攔截試圖乘坐飛機的“老賴”37萬次、1.8萬人;鐵路系統攔截了1.2萬人。

  不過實踐也提示,相關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完善。“為什麼鐵路攔的‘老賴’比飛機人數還少,因為我們針對‘限高令’制定司法解釋的時候,還沒有動車和高鐵。因此最近要修改司法解釋,進一步對高鐵和動車方面進行限制。”劉貴祥説。

  此外,銀行系統針對“老賴”的攔截措施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一年時間甄別和截留的試圖辦信用卡的‘老賴’就有千萬次。”劉貴祥説。

  除了八部門的上述措施,為了提高案件執行率,地方法院也有創新做法,比如在鬧市、商店利用大螢幕曬“老賴”,在公交車上曝光,甚至把“老賴”的名單、照片張貼到其所住小區的樓門口。

  “目的就是通過輿論力量和信用懲戒,促使‘老賴’主動履行他應該承擔的法律義務。”劉貴祥稱,“一般情況下被曝光的20%左右主動履行,這個比例也不小。”

  但劉貴祥坦言,“限制高消費令”出臺好幾年了,起到一定的司法威懾作用,但是實施效果一度並不理想,沒有辦法真正控制高消費。比如打高爾夫球、到高檔娛樂場所消費、入住高檔酒店等,仍然不好控制。“有些情況我們沒有辦法發現,有的只能事後發現,事後給他一定的罰款,他可能又再接著高消費。”劉貴祥説。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俗稱“限高令”)發佈,屬於限制高消費範圍的除了上述提及的飛機、火車軟臥等,還包括許多內容,比如打高爾夫球、旅遊、度假、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等。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有一個過程,現在限制‘老賴’的高消費,目前是先找到突破口,下一步需要限制的高消費種類很多,打高爾夫球的、出國旅遊的、買豪車的、送孩子出國留學的,等等。”涂更新表示,民航、鐵路都是央企,他們從履行社會責任的角度願意配合對“老賴”進行懲戒,但賓館、高爾夫球場等單位卻不一定願意配合。接下來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給基層實踐以法律支援。

  2020年建成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

  專項清理黨政機關拖欠債務25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不僅普通人和企業會欠債不還,有時候,黨政機關以及公職人員也會成為“老賴”。近年來,媒體曝出某些地方政府部門欠債多年,即便法院判決、屢次催告也不還的醜聞。

  遇到公家“老賴”該如何對付?黨政機關會成為懲治“老賴”的禁區嗎?

  劉貴祥的答案是:“不僅不能作為保護區域,反而要給它更多的懲戒措施。比如説,對公職人員,我們除了將其加入‘黑名單’,還要通知其所在的行政機關、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管部門,給他相應的行政、監管方面的壓力。”

  2012年,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曾聯合下發《關於做好黨政機關執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和裁定工作的若干意見》,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對黨政機關執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的專項積案清理工作,自2012年3月1日開始,到2013年6月底結束。

  “這項強有力的專門針對黨政機關拖欠債務的專項清理活動,最後真金白銀地裝到債權人口袋的是256億元。”劉貴祥透露。

  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為例,該區組織部門、法院將黨員的先進性建設和懲戒失信被執行人有機結合,起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今年4月以來,該區通報失信被執行黨員73人,核查後開除黨籍18人,勸退2人,限期整改39人,促成14人履行債務。

  劉貴祥表示,最高法正在推動建立覆蓋全國的失信被執行人資訊網路查控體系,成員包括已經和最高法簽訂網路查控和信用懲戒機製備忘錄的20余家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國家工商總局、證監會、銀監會、公安部等有關部門也會加入。

  “聯通網路以後,某個法院遇到一個具體案件,可以通過網路方式直接查存款。能在全國範圍內查到存款情況、金融産品情況、房屋情況等。”劉貴祥表示,失信被執行人資訊網路查控體系今年年底建成。“這種體系的建立,我認為是制約‘老賴’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

  今年6月發佈的《國家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指出,目前,我國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尚未形成,社會成員信用記錄嚴重缺失,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勵不足,失信成本偏低。

p59

  為了提高案件執行率,地方法院也有創新做法,比如在鬧市、商店利用大螢幕曬“老賴”,在公交車上曝光,甚至把“老賴”的名單、照片張貼到其所住小區的樓門口。

  中央文明辦二局局長涂更新介紹説,按照上述綱要和中央文明委《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並實施共用機制。“將來要以兩個‘身份證’為基礎,織一張‘網’。自然人就是以公民個人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社會信用代碼,各種機構就是以組織機構代碼,這兩個代碼就是現實生活當中的通行證。如果説你不誠信,信用記錄不好,進入到‘黑名單’,你在社會上基本沒法立足。去銀行貸不了款,不能擔任企業法人代表,坐飛機、乘火車臥鋪、住星級賓館都不行。這張‘網’2017年基本建成,2020年要全部建成。”涂更新説。

  人們常説,誠信無價。而涂更新認為,在現實生活和經濟活動中,一定要讓誠信有價,體現出誠信的價值。

  “比如現在很多城市管理中應用到的,進城農民工如果誠信各方面表現良好,有優良積分,率先解決城市戶口、就業等。就體現了社會政策層面的良好的價值導向,讓講誠信的人能夠得到好處。再比如,江西、遼寧等地的農村開展創新信用農戶活動,體現了雙贏效果。農民被評上‘信用農戶’之後,在銀行貸款可以獲得低利率優惠,地方財政提供相應的利息補貼;銀行收益也增加了,更重要的是還貸率97%以上。”涂更新説,“要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步步難行。比如同樣一輛車,有信用污點、有違章記錄,保費翻幾倍計算。”

  只有全社會都能意識到誠信對於個人和國家社會經濟的重要和價值,“老賴”現象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緩解和改善。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