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多項財稅支援政策落地 體育産業有望快速增長

2014-10-21 09:56 來源:中證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20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産業作為綠色産業、朝陽産業培育扶持,要求到2025年體育産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

  《意見》提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産業,設立由社會資本籌資的體育産業投資基金;對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體育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落實企業從事文化體育業按3%的稅率計徵營業稅。加快推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利好政策發佈刺激A股體育概念股集體走強。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政策支援和大眾體育産業化發展,我國體育産業的規模有望快速增長,相關公司將迎來利好。

  産業規模將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體育産業快速發展,但總體規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強,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問題。《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佈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産業體系,體育産品和服務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對其他産業帶動作用明顯提升,體育産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國體育産業總規模尚遠不足1萬億。據《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體育産業的總規模僅為2595億元,佔GDP的0.5%,並預測2015年我國體育産業規模將突破7000億元,佔GDP的比重提升至0.55%。以2015年7000億的規模來算,到2025年達到5萬億規模的話,我國體育産業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1.73%,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從現狀看,我國體育産業除了産業規模小外,産業結構也不盡合理,體育製造業比重過大,而體育服務業發展不足。《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指出,2012年我國體育服務比重只有30%,而縱觀歐美發達國家,體育産業中體育服務業的比重普遍達到60%以上。

  體育服務業包括體育娛樂、體育競賽、體育表演、體育培訓、體育康復、體育諮詢等。《意見》提出,進一步優化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業及相關産業結構,著力提升體育服務業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閒、競賽表演、場館服務、仲介培訓等體育服務業,實施體育服務業精品工程,支援各地打造一大批優秀體育俱樂部、示範場館和品牌賽事。推動體育與養老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教育培訓等融合,促進體育旅遊、體育傳媒、體育會展、體育廣告、體育影視等相關業態的發展。

  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鐘秉樞認為,“體育服務業的重點是體育競賽,特別是職業化的體育競賽,像國外的NBA、五大足球職業聯賽創造的影響力和收益是非常驚人的,值得我們學習,相關的國內市場的潛力很大。”

  多項財稅支援政策落地

  《意見》指出,進一步拓寬體育産業投融資渠道,支援符合條件的體育産品、服務等企業上市,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新産品,開拓新業務,增加適合中小微體育企業的信貸品種。支援擴大對外開放,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體育産業。推廣和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體育産業發展。政府引導,設立由社會資本籌資的體育産業投資基金。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體育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社會組織給予項目補助、貸款貼息和獎勵。

  “目前,從事體育行業的公司大部分都是輕資産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上述專門針對體育産業的金融政策有望緩解企業的融資問題,特別是體育産業投資基金的設立,能撬動該領域的風險投資,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壯大。”TMT領域投資人、國家創業聯盟秘書長曹海濤表示。

  此外,《意見》對體育産業的稅收優惠作出了明確規定。國家將體育服務、用品製造等內容及其支撐技術納入重點支援的高新技術領域,對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體育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體育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支出,符合稅法規定的可在稅前扣除。落實符合條件的體育企業創意和設計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落實企業從事文化體育業按3%的稅率計徵營業稅。體育場館自用的房産和土地,可享受有關房産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

  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5億,體育公共服務基本覆蓋全民。

  而國家體育總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到4億,但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僅1.2平方米,遠低於日、韓等周邊國家平均水準,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較為滯後。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僅以城市社區體育設施為例,每個社區建一個公共體育場地,全國600多個城市的需求缺口可能達到上千萬個,保守估計資金投入上百億,單靠財政資金無法完成。大量企業進入將是大趨勢。

  國海證券研報指出,體育産業將成為下一個“金礦”。美國體育産業總産值佔GDP的4%左右,是汽車産業的2倍、影視産業的7倍。而我國體育及相關産業産值僅佔GDP的0.5%左右,差距非常明顯。“差距意味著市場空間,隨著政策支援和大眾體育産業化發展,我國體育産業的規模有望快速增長。”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鐘秉樞表示。

  在A股市場上,涉足體育産業的公司比較少,主要包括中體産業、信隆實業、探路者、浙報傳媒等,這些公司或將成為政策的最先受益者。

  中體産業是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擁有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體育場館運營、體育賽事運營、體育經紀、體育彩票等業務,後續或引入戰略投資者。

  浙報傳媒子公司華奧星空是體育系統內唯一具官方資質的新媒體,擁有網際網路運營的各類牌照和資質,與相關項目管理中心及運動協會關係緊密,具備開發體育資訊資源、開展項目網際網路商務運作的可能。

  信隆實業作為國內領先的體育健身器材廠商,已經成功打入歐、美、日等地的健身器材市場,成為世界頂級品牌的合作夥伴。

  探路者是專業的戶外體育用品生産商,公司的行銷網路遍佈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創造了中國戶外用品行業的兩項唯一。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