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中國完全有可能誕生諾貝爾科學獎項得主“中國的科研人員數量很多,若能激勵他們堅持自己的特色研究,一定能獲得更多的好成果”。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秘書拉爾斯·貝裏斯特羅姆近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貝裏斯特羅姆説,近些年來,他看到一些中國科學家的學術研究報告出現在國際科研期刊雜誌上“這是很好的趨勢”。對於中國應如何促進科研人才培養和激發科研創新力,貝裏斯特羅姆給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鼓勵科研人員的研究成果“走出去”。據貝裏斯特羅姆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推薦都需要他人提名而不能自薦,如果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能較多地出現在國際科研期刊上,就能在國際社會上獲得更多了解與關注。貝裏斯特羅姆説,只有先獲得國際普遍認知度,才有可能獲得提名。能把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科研期刊上,這本身也是一種國際化,更是世界範圍內這一領域對研究成果的認可。
其次,大力促進科研成果“百花齊放”。貝裏斯特羅姆認為,中國的成語“百花齊放”能特別好的形容科研的理想狀態。他説,任何一個不經意的小發現,都有可能最終成為偉大的研究成果,比如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希格斯,他的發現起初並不被業內看好,但經過數十年實踐和反覆證明,終於認定是基礎物理領域的革命性發現。
再次,科研人才的培養與平臺建設都需要國家大力和長期的支援。貝裏斯特羅姆説,瑞典近些年來也面臨著企業對物理和化學這類基礎研究不再感興趣和不再大幅投資的困境。這是因為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企業很難在短期內看到這些基礎研究的成果以及後期轉化應用帶來的收益預期,所以基礎科學的研究需要有國家的資金扶持,並且是長期和穩定的。貝裏斯特羅姆指出,瑞典目前的模式是,以國家為主導,促使一些私人基金會的投資運用到國家長期科研發展投資中來,確保基礎學科的研究項目得以平穩發展下去。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