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全球1/5機器人在中國 未來30年或保持30%以上增長

2014-07-01 08:54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便宜的十幾萬元,至少5年壽命,不要工資,不用上五險一金,不會和老闆吵架,沒有休息日,不會主動離職,幹起活來以一當三。

  如果你是老闆,這樣的“員工”你要嗎?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製造業大國。然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口紅利持續消失成為我國製造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業內專家認為,發展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慧製造技術將成為必由之路。未來3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

  北汽、奇瑞、富士康和京東方等

  都有“機器人計劃”

  在國外,機器人集中在汽車和電子行業,同樣,中國機器人最淋漓盡致的應用也是始於汽車行業,機器人佔整個勞動力的比例最高達到80%。“北京現代的生産線上已經見不到一個工人。”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趙海山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奇瑞公司甚至專門成立了機器人公司,並於2012年宣佈將自己研發的200台機器人投入應用,將在3年內打造初具規模的工業機器人産業化基地。

  2012年底,富士康開始在生産線上推廣機器人,並表示到2014年要製造30萬台機器人,用來取代生産線上單調、重復性高、危險性強的工作。這個曾經飽受員工跳樓困擾的企業甚至宣佈,將於3年內在其配裝生産線部署100多萬名“機器工人”。

  “十幾、二十幾萬一個機器人幹起活來能頂3個工人,競爭力太強了。”京東方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目前京東方北京的8.5代線面板工廠中已經啟用大量機器人操作員,他們希望啟動1000個機器人計劃,以實現擴産不增工的目標。

  勞動力成本持續增長和用工難是企業選擇“機器換人”的重要原因。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劉廠勇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我國勞動力成本年均增幅在10%~20%。高危、重復、繁重、特種作業用工荒和低端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荒成為機器人計劃遍地開花的原因。

  “原來機器人價格很貴,企業可能不會考慮,但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機器人的價格以每年4%的幅度下降到了低點,這使得機器人廣泛應用有了很好的性價比。”劉廠勇説。

  全球1/5機器人在中國,

  國外機器人品牌佔據中國九成市場

  2011年,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但是僅過了兩年就被中國趕超。2013年,中國取代日本,以購買了世界上1/5的機器人産量而成為世界最大機器人市場。

  但是,我國機器人産業依然大而不強。據悉,德國KUKA、日本FANUC、瑞士ABB和日本安川四大機器人企業都已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義大利、美國的機器人及配套企業也已經佈局中國主要地區。有數據顯示,這些國外機器人品牌已經佔據國內90%的市場,國內近百家企業佔有不到10%的市場份額。

  據國家“863”計劃智慧機器人專題專家組組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傑介紹,雖然發展迅速,但中國機器人生産企業在總體技術上與國外先進水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僅相當於國外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水準”。

  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生産企業多數是單件小批量生産,關鍵配套的單元部件和器件始終依賴進口,使得我國機器人成本居高不下,這成為制約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趙傑認為,造成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原因是,雖然中國有近百家從事工業機器人研究生産的高校院所和企業,但是各家研究過於獨立封閉,機器人研發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同一技術重復研究,浪費了大量的研發經費和研發時間,“具有較好的機器人關鍵部件研發基礎的企業紛紛轉入機器人整機的生産,沒能形成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産、製造、銷售、整合、服務等有序、細化的産業鏈。”

  上海、天津、青島和重慶等集中開工機器人産業園,專家稱不必擔心“野蠻生長”

  這樣一塊大蛋糕,不僅吸引了産業界和資本界的目光,也讓各地政府發現了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機會。

  以上海為例,今年4月,上海機器人産業園獲批,計劃實現機器人為主的智慧裝備製造産業鏈集群。該園區到2017年要引進國內外機器人製造相關企業機構600家,2020年爭取達到600億~800億元的規模。

  此外,天津市也提出佈局發展工業機器人、警用機器人、安全機器人、礦山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用微創機器人的研發及産業化;瀋陽撫順新城則號稱要建全國最大的機器人産業基地,預計年産值500億元;山東青島新區更是規劃了1000畝土地,欲打造北方最大的機器人産業基地;重慶擬在兩江新區規劃建設一個佔地2平方公里的機器人産業園,目標到2020年,集聚200家以上企業,形成10萬台工業機器人、100萬台服務機器人、1000台特種機器人的年産能,實現年産值500億元……

  産業園佔地面積一個比一個大,規劃産能一家比一家高,短短幾年時間,我國生産機器人的企業就已經達到100多家,業內人士開始擔憂,機器人會不會重蹈光伏的覆轍?

  趙傑擔心,在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迅速增長的形勢下,大量企業看好工業機器人市場,蜂擁而上、良莠不齊造成國內工業機器人惡性競爭,使得國內生産工業機器人的企業利潤降低甚至無利潤可圖,加上各地區機器人産業園的重復建設,最終將會制約國産機器人的産業化進程。

  有專家表示,在短期來看機器換人是緩解了企業的用工荒,但是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這麼豪爽地花重金購買機器人來作業。企業一定會關注機器人替代人的投資回報週期,經濟型機器人並不代表低成本,大規模的機器換人時代還遠遠沒有開始。

  然而,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蔡鶴皋為代表的一批專家依然看好我國機器人産業的發展。

  “我們的製造業機器人不是多了而是少得可憐。”蔡鶴皋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發達國家如德國,每萬名工人中就有300多台機器人,而我們只有15~20萬台左右,機器人平均佔有率甚至低於朝鮮。對於幾乎所有新興産業都會經歷野蠻生長、重復建設和一窩蜂現象,蔡鶴皋也並不擔心,他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日本的機器人發展也經歷了這樣的階段,最後經過兼併收購形成了十幾家大企業,“希望能夠經過幾年的實踐,大浪淘沙,讓那些在技術、經濟上具備實力的企業能夠沉澱下來,使我國工業機器人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