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政府賠本領域緣何民企大賺:權責不清易出敗家子

2014-06-27 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引進民間資本打破行業壟斷,是當前深化國企改革,促進經濟穩增長的一項重要措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表示:“我們的基礎設施還有相當大的缺口,不能光靠政府的力量,而要積極吸引民間資本進入。有些領域政府投資不盈利,社會資本一進入,不費勁就賺錢了。”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首批向社會資本開放的80個項目,吸引民資進入基礎建設領域,不僅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也將有利於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巨無霸”效益值不如民企

  一直以來,國有企業都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尤其是一些關乎國家經濟命脈的領域,央企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隨著近年來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國企效率低下、資源配置扭曲,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的現象已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阻礙。

  財政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央企利潤達7161.7億元,同比增長7.7%。儘管利潤總額仍很高,但是相比去年同期13.8%的增速卻有明顯下滑。對此,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産業研究中心主任吳金希表示,目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保持增長,但其主要是由煙草、鐵路等特許經營和壟斷行業貢獻的。如果剔除這些行業,今年央企的利潤表現十分差強人意,中石油、中石化等多家央企“巨無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皆有所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表示,2013年服務業500強中,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285家,民營企業215家,兩者數量上差距並不大。雖然從營業收入、利潤、資産、納稅、職工人數和研發等指標上,國企在絕對值上遠超民營企業。但從資産利潤率、資産週轉率、每人平均科研投入、每人平均利潤和每人平均收入等效益指標看,國有企業在效益值上卻低於民營企業。

  國企民企效益冰火兩重天

  在市場經濟機制下,按道理來説,資源會較多地流向效率高的企業。但當前的現狀卻是各種資源更多地流向了國有企業。

  然而,輕易得到的資金並沒有提高國有企業的效率,反而是資金來之不易的民營企業,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資金創造了相對更高的效率。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徐洪才對本報記者表示,民間資本在運作項目時都會精打細算,對經營成本、內部控制、産出效率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比國有資本更嚴格。

  在專家看來,國企與民企在效益方面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他們在公司治理機制方面的差異。相比於民企産權清晰、權責明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顯著特徵,國有企業在性質上屬於國家和地方政府,企業只要完成每年的考核指標即可,其積極性和進取心遠不如民企。國企一旦出現虧損是由國家來承擔責任,企業高管大多可以全身而退,這與自負盈虧的民營企業的命運更是迥異。

  此外,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黃先海看來,民營企業之所以更有效率,就是因為他們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精神,這是最核心的問題。

  創造條件讓民資願投敢賺

  近年來,在加快國有企業制度改革的同時,加快引入民間資本進入一些壟斷領域,也是提高當前國企投資效率過低的一項重要舉措。不過,如何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民營企業有更大的參與意願,則是當前面對的重要課題。

  在徐洪才看來,目前民間資本最擔心的就是投資回報低的問題。由於民營資本在進入這些投資領域後,只是混合所有制中的小股東,企業指導權如何分配問題,將影響民營資本的積極性。其次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問題,當前一些地方政府辦事效率低、審批環節多的問題依然沒有改善,也影響了民間資本的信心。

  “因此我們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於民間資本的效率。”徐洪才表示,混合所有制要讓民間資本盡可能發揮主導作用,政府只是引導地位,不要跟民間資本爭奪指導權。市場發揮好作用的同時,政府也要保駕護航,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要讓民營資本有合理的回報才會更有吸引力。”徐洪才強調,基礎設施建設更注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往往會差一些。這些項目具有投資大、週期長、回報低、風險大等特點,如果要讓基礎設施項目有吸引力,就要降低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力,政府也要做出一定補償和統籌協調工作。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