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大學畢業人數破700萬 隱性就業能否避免畢業即失業

2014-05-04 09:1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700萬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記者調查發現,不少“90後大學畢業生”開始以“隱性就業”方式應對當前就業形勢。

  記者在廣東、上海、湖北等地採訪了解到,儘管相比去年,全國經濟出現回暖趨勢,但由於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文科生、貧困生、女生、大齡高學歷學生就業相對困難。

  今年廣東高校畢業的獲助學貸款大學生共有2.8萬名,目前就業率不足3成。“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今年的簽約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兩個百分點。”湖北大學招就處副處長肖志華説。

  女生難就業、招人一定要985、211等名校這一系列老問題依然普遍存在。武漢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小呂向武漢一家建工企業投遞了簡歷,卻遭到該單位的婉拒,“這個單位説這些崗位都需要到施工現場,怕女員工體力跟不上。”小呂無奈稱,自己的英語6級以高分通過,校內校外的實踐經驗也很豐富,但還是很難找到一份好工作。

  記者發現,為促進2014屆大學生就業,雖然各地供需見面會舉辦得轟轟烈烈,“企業進校園招聘”時間提前,場次增多,但入場的學生卻並不多。

  “不論是大型招聘會還是專場招聘會,應屆畢業生到場率只有六成。”中國高校就業聯盟網負責人表示。很多學生選擇了網上就業。

  “‘90後’找工作都不慌不忙的。”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四輔導員何暢透露,現在的“90後”不再跟風,可以説更為理性,也可以説更為挑剔,有些不慌不忙,這也是他們獨特的一個方面。不少大學生告訴記者,如果畢業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除了積極尋找或是等待、觀望之外,他們都會通過做兼職、打短工等“隱族”方式自食其力,避免“畢業即失業”的尷尬。

  隱性就業相對靈活,常見方式有開網店、當管家、全職做家教開補習小班、教鋼琴、教羽毛球、教游泳、擺地攤……工作不再限于投奔企事業單位,方向不再限于考研、考公務員。

  廣州天河區某羽毛球場的陳教練是廣東體育學院的學生,一年教20-30個學生,一個月差不多有3500元—6000元的收入。畢業後如果能形成比較大的規模或是兼職就會繼續,工作很自由,很輕鬆。

  “90後”“隱族”多數家庭環境還過得去,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以自由支配生活的條件成熟。跟“70、80後”相比,“90後”活得更加自我。他們普遍認為,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很重要。生活的目的就是要自由和快樂,只需對自己負責就好。

  專家認為,“隱性就業”是當前大學生應對就業難的一種權宜之計,或是一種過渡辦法。針對“90後”大學生畢業生的特點,高校應該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幫助他們實現更為長遠和穩定的就業之路。

  而從長遠來看,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深層次結構矛盾,還需要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全國人大代表、東華大學經濟發展發展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嚴誠忠説,如果大學生都是市場真正需要的緊缺人才,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大學生就業難還是一個結構性的矛盾。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