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花錢辦了卡 銀行卡其實不歸你所有?

2014-04-17 08:33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銀行卡背面寫著“本卡所有權屬中國建設銀行”的字樣 羊城晚報記者 湯銘明 攝

  爆料熱線:

  郵箱:ycwbjjb@126.com

  020-87776887

  編者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提高,金融理財和消費已走進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不過,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和專業門檻較高,在日常消費中一些産品、服務及企業不規範甚至違法的行為也時有發生。為了進一步推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保護廣大市民的合法權益,從今天起,羊城晚報財經版將推出“金融315”專欄,歡迎廣大讀者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金融交易、理財和消費的不公平行為及消費陷阱,向我們舉報、投訴和諮詢。每條線索,我們都將一追到底,對那些侵害廣大金融用戶的一些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曝光。敬請關注!

  ■消費者花錢辦了卡,卡背面卻註明所有權歸銀行,辦卡需要工本費,挂失補卡需再收費,登出卡不退費,辦卡時交的費用到底是啥?

  ■截至2013年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2.14億張,其中借記卡就達38.23億張,如果每張卡收費5元,僅卡費收入就累計超過191億元

  ■觀點一:銀行同時享有所有權和工本費不合理 PK 觀點二:爭取銀行卡所有權對持卡人好處並不多

  羊城晚報訊 記者戴曼曼、實習生李志明報道:你去銀行辦了一張卡,繳納了5元到10元不等的工本費,你甚至在卡裏面存入了自己的錢,但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這張卡真的是自己的嗎?近日,有讀者打進羊城晚報熱線電話,稱自己辦卡時已經繳納過10元的卡費,但細心一看,銀行卡的背後卻有一句“本卡所有權屬中國建設銀行所有”。為何自己花錢辦了卡,卻還不是卡的“主人”?

  A 10元的卡費究竟用來幹啥?

  “明明收了我10塊錢的卡費,卡卻不歸自己所有”,近日,小陳因為辦卡而産生了思索:自己花錢辦來的銀行卡歸屬權到底應該歸自己所有還是銀行所有?自己被銀行拿走了的10元錢,究竟是用來做什麼?

  羊城晚報記者根據小陳提供的線索,以建設銀行為例進行了諮詢,當記者撥通95533時,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客戶為首次辦理建設銀行普通的磁條借記卡需要收取5元,當記者詢問為何收取5元時,客服則解釋稱為“銀行卡的工本費”。

  更讓小陳大惑不解的是,假設按照銀行的説法,這張卡的歸屬權歸銀行,自己僅具有使用權,那為何在挂失需要補卡時需要再次收取費用呢?記者再次詢問了95533,得到的解釋稱“除VIP客戶可以免收費用外,其他客戶需要在補卡時付費”。以廣州地區為例,金卡以上(含)客戶可以在補卡時享受優惠,但一般的客戶則需要繳納10元的費用領取新卡。為啥補辦一張的價錢比新卡還貴?對於具體的原因,客服並沒有回答,僅表示“沒有接到相關的通知和説明”。

  到底開卡時繳納的卡費用來幹嘛?除了工本費的説法,有銀行的工作人員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有商業銀行人員表示,開卡的費用可以視為客戶給銀行的“押金”。

  有意思的是,當記者來到一家銀行的網點提出需要登出該借記卡時,有銀行人員表示,銀行卡需要進行登出回收,但是卻並不退還記者開卡時的費用,並且如果記者不能拿出該銀行卡,還需要再給銀行10元。

  B 為何“押金”不能贖回?

  如果説持卡人僅僅享受使用權而不具備所有權,按照上述商業銀行人員的説法,為何持卡人的“押金”不能夠贖回呢?對此,有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為了統一的安全,銀行卡在登出後需要進行統一的回收銷毀,不過他也表示,這確實還是相當於持卡人最終為這張卡“埋單”。

  按照央行在今年年初公佈的數據,截至2013年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2.14億張,較上年年末增長19.23%,全國每人平均擁有銀行卡就達3.11張。其中僅借記卡累計發卡就達到38.23億張,較上年年末增長19.36%。按此數據計算,38億多張卡,如果每張卡收費5元,僅卡費的收入就累計超過191億元。

  不過有行業分析人士卻表示,並非所有的借記卡都收費,如此計算未必合理,“很多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為了新增客戶,新開卡一律免費,而且比起國有四大行銀行一年內動輒過千億的利潤,這筆收入要扣除成本,餘下的數字確實算不上可觀”。

  C 銀行卡所有權歸誰尚存爭議

  雖然有銀行人士認為即使銀行收取了5元的工本費也“不為過”。但讀者小陳進一步提出了疑問:“那如果銀行卡的所有權屬於銀行,那是否意味著我的卡內資金被盜,銀行就應該負責呢?”帶著小陳的問題,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曾因“全額罰息”而三次致信銀監會的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新亮。王新亮表示,如果銀行卡的所有權歸銀行,若卡內資金被盜,銀行確實應該負責。他同時表示,如果用戶在開卡、換卡或補卡時有提交工本費給該銀行,那麼按照我國的所有權法,這張銀行卡確實應歸用戶本人所有。

  對於一些明文規定銀行卡所有權歸銀行所有的情況,王新亮表示這是一些銀行在國內強勢市場地位的表現,同時這也是一種傳統習慣上的霸王條款。他認為,在如今國內百姓法律意識不斷上升的環境下,讓更多用戶意識到其中的維權空間是應當的,“銀行同時享有所有權和工本費顯然是不合理的”。

  不過,這是否意味著持卡人就需盡力爭取自己銀行卡的所有權問題呢?有律師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爭取銀行卡的所有權對於持卡人的好處並不多。東方衡泰律師事務所的陳志華律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卡所有權和使用權上兩權分離的情況對於用戶反而更有好處。陳志華還表示,現今國內對銀行提出的訴訟更多是有關銀行有無保障好用戶的資訊和財産安全,極少有因銀行卡所有權的歸屬向法律部門提出訴訟的案件。

  雖然認為銀行在銀行卡的所有權問題上屬於“霸王條款”,王新亮也坦言,從法律層面來説,一些銀行把銀行卡所有權歸該行所有是不合理的,但用戶如果對此進行維權而獲勝的話能得到的切身利益並不大。

  五家銀行廣東地區借記卡開卡與補辦費用(以磁條卡為例)

  新辦 補辦

  卡費用 卡費用

  中國銀行 5元 5元

  建設銀行 5元 10元

  浦發銀行 免費 10元

  (算挂失費)

  招商銀行 10元 10元

  光大銀行 免費 10元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