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放緩增速底氣何來之三:有效預期管理不懼唱衰

2014-04-17 08:3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改革會加速而非減速,中國經濟會減速而非失速。但在一個全球化時代,如何將這一政策信號精準地傳達出去,如何對國際社會和資本市場進行有效的預期引導,對中國經濟順利實現“換擋增效”意義重大。

  在如今的國際輿論場上,中國對自身經濟和改革的預期管理能力已大幅提升,中國的政策思路正獲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援。這種與國際社會和資本市場溝通能力的提升,是中國可以容忍增速放緩的一大底氣來源,併為中國改革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4%,低於7.5%的年度預期增長目標。在中國經濟“換擋增效”的關鍵當口,經濟增速放緩在國際輿論上引發兩方面的擔憂:其一是擔心中國為了穩定經濟而拖延改革,甚至重新回到靠刺激促發展的老路;其二是擔心改革紅利不能有效抵消轉型陣痛,堅持不刺激可能導致經濟下滑失控。

  例如,香港英文財經媒體《南華早報》日前刊發專欄文章説:“重回靠投資促增長的老路,中國可能更深地陷入複雜的結構性問題之中。”第二種擔憂情緒在上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也有所反映,有印度與會人士就擔心中國經濟可能陷入持續減速的惡行迴圈,並對貿易夥伴造成衝擊。

  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憂慮情緒導致了一種奇特的情緒反應:中國經濟增速快了大家擔心不改革,中國經濟增速慢了大家擔心引發危機。快了不好,慢了也不好,那如何是好?

  在這兩種擔憂情緒的助推下,近期國際輿論上對中國經濟的唱空之聲的確分貝漸增。當然,從根本上來説,中國經濟既唱不衰也唱不多,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軌跡是由經濟基本面和政策組合決定的。但也不可否認,在全球化時代,不信任和從眾心理往往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可能掣肘國內改革進程。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旦國際社會和資本對一國經濟和改革前景産生懷疑,必將引發連鎖效應。例如,同樣面臨改革任務的另一大新興經濟體巴西,由於其改革措施和前景無法令國際社會信服,今年以來巴西先後遭遇資本流出、本幣貶值、外資吸引力下滑、評級機構降級等一系列打擊,進一步加劇了其改革難度。

  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投資者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中撤離的資金達到創紀錄的410億美元。在剛剛結束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上,IMF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主席尚達曼就警告説:“我們在市場上看到更多從眾行為,越來越多的從眾行為驅動著資本的流動……”因此,如何對市場進行有效的預期管理,避免國際資本的無序流動,這對確保中國經濟改革穩步推進至關重要。

  事實上,近期中國官員在不同場合對中國經濟和改革的解釋和説明已經起到了效果,換擋增效的“中國邏輯”正在為國際社會主流聲音所認同。

  圍繞中國經濟減速問題,IMF總裁拉加德日前説:“中國經濟不會迅速下滑,我能感受到中國政府對改革的態度是嚴肅堅定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也表示,雖然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中國政府進行結構改革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針對擔心中國經濟下滑過快的擔憂,IMF亞太區副主管兼中國工作組負責人馬庫斯·羅德勞爾説:“風險並不在於經濟增長放緩,而是在於經濟增長不被允許放緩。”針對中國是否會拖延改革的疑問,美國《福布斯》雜誌刊文認為:“包括最新舉措在內的一系列經濟政策表明,中國新領導人的改革承諾是認真的。”

  在世行和IMF春會期間,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有關不會因為短期波動而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的“戰略定力”表態,以及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關於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表態,均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正面回應。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説:“中國決意忍受短期經濟痛楚來推進改革的信號令一些經濟學家受到鼓舞。”而人民幣貶值話題在本次世行和IMF會議上也同樣沒有成為中國“把柄”,拉加德甚至主動為中國辯護,認為近期人民幣波動幅度擴大是朝著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一步,而非刻意的貨幣貶值。

  “中國邏輯”獲得國際理解和認同來之不易。僅僅數年之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和改革還頗多指責和不理解,人民幣匯率問題、貿易順差問題、失衡問題等等是“敲打”中國的常見話題。而如今,中國堅持不刺激、允許更低增速、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等一系列政策信號準確地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這是中國預期管理能力以及整體經濟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現,也為中國改革贏得了理想的外部環境。(記者 金旼旼)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