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今年養老保險或陷收不抵支境地 “虧空”超千億

2014-04-16 09: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今年養老保險或陷收不抵支境地 “虧空”超千億

  財政部15日公佈了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情況,按險種分別編制顯示。若今年預算執行情況基本符合預算,則在剔除財政補貼因素後,2014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今年或將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當期“虧空”1563億元。

  預算顯示,2014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結余2371億元,年末滾存結余28251億元。但在剔除鉅額財政補貼和少量利息收入的因素後,情況卻並不樂觀。2014年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489億元,比上年增長8 .1%,其中:保險費收入17554億元,財政補貼收入3038億元;支出19117億元。剔除財政補貼後,當期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1563億元。

  與2013年預算情況相比,資金趨緊的跡象更加明顯:2013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保險費收入15501億元,財政補貼收入2669億元,與此同時,支出達到16460億元,剔除財政補貼後“虧空”959億元。

  僅僅在兩年前,這一指標還為正值。據2012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保險費收入15027億元,本年支出13948億元,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餘額為1079億元,在2011年,這一餘額曾達1317億元。

  對這一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曾表示,社保制度建立之初大部分省市養老金是收不抵支的,但之後缺口逐漸縮小,2013年養老金略有結余。因此從全國層面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

  儘管養老保險現金流短期無虞,但長期來看,飄紅的結余數字無法掩蓋財政補貼所佔比例偏高的痼疾,制度自身的不可持續性被不斷的徵繳擴面和大規模的財政補貼掩蓋了。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預測,2011年至2100年的90年間,在“中成本情況”下,養老保險基金的綜合精算結余是-12%。“這意味著,如果想讓基金達到平衡,只能把養老金替代降低12個百分點,或者把養老保險的繳費率提高12個百分點,而這在現實當中都不具備可操作性。”

  鄭偉表示,如果要彌補精算缺口,90年間所需外部籌資金額佔GDP的平均比重為1.98%,佔財政收入的平均比重為11.64%,“連續90年間每年拿出一成多的財政資金用來補貼養老保險,怎麼可能?”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養老保險整體收入裏面財政補貼佔比較大是不合理的:“如果職工養老保險必須要依賴高額的財政補貼才能維持運轉的話,説明這個體系存在很大問題。”

  不僅如此,現行的財政補貼模式也被認為有待完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禇福靈表示,對養老保險的財政補貼過去十幾年基本維持在基金總收入的13%至14%,但現在的財政補貼不穩定,補貼類型不夠規範,隨機性比較大。

  褚福靈認為,政府應該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些補貼,但是應當進一步規範,讓養老保險制度能夠自求平衡,逐漸實現政府不直接補貼,只承擔兜底責任。

  養老金困境如何破解?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常務理事郭士徵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退休的人越來越多,需要財政補貼的資金會越來越多,光靠保險費收支平衡有一定難度。欲解決收支平衡,延長退休年齡是一個途徑,以後繳費數額、繳費年限可能有所提高,退休金支付水準的增幅也可能趨緩。

  鄭偉認為,不要幻想通過養老保險制度的自我調節來實現基金平衡,也不能單獨依賴財政投入彌補養老保險缺口,而是需要考慮其他外部籌資渠道,如開徵新稅種,國有資産變現,發行社會保障彩票,劃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等方式。記者 李唐寧 趙婧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