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吳敬璉談改革次序:優先推動“最小所有改革”

2014-03-24 09:52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哪?各界議論紛紛,有的説財稅體制改革,有的説行政體制改革,而在昨天(22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上,經濟學家吳敬璉卻提出了優先推動“最小所有改革”的新説法。

  “最小所有改革”,是針對“突破口”這個提法來説的。吳敬璉認為,過去30多年來所談的“尋找突破口”,現在來看,似乎已經不合時宜了。

  吳敬璉:自從2010年,在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裏面提出要有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這時候對於改革的設想似乎佔主流地位的就變成從一個系統的觀點來看。優先順序就意味著不是一兩個突破口而是一組重要的改革項目。這個看法我覺得更加具有系統性的觀察。

  那麼優先推動哪些改革項目呢?目前經濟界比較流行的説法有先易後難,或達成共識先改等。但吳敬璉有不同的答案,他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到的改革項目多達336項,首先要選出最為重要的和關聯性最強的少數改革項目,形成“最小的所有改革”。

  吳敬璉:按照讓我們進一步的市場經濟體制能夠發揮作用所必需進行的改革作為最優先的改革。如果説沒有共識,那麼要做工作很快地形成共識。

  按照這樣的標準,哪些領域又是改革的當務之急呢?吳敬璉提到兩個方面,一是政府職能轉變;二是國有經濟改革。

  吳敬璉:因為過去到底市場起決定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作用這個問題懸而未決,這是經濟中一個核心的問題。要讓正面清單,人民授權的可為的單子變得越來越短。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國有經濟,怎麼改革才能保證這樣的市場能夠建立起來。

  在昨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上,對於改革的優先順序問題,也有不同的看法,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眼中的優先順序,是資本市場。

  周其仁:現在討論國有企業改革討論多種所有制,大量資産重新組合有定價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定價機制,只能一對一談。還有壟斷企業的開放,要動員更多的民營集團進去,如果沒有有效的資本市場來幫助做配置是很難實現的。(記者晏琴 實習記者呂承錦)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