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北京大醫院被曝“黑救護”亂象 多家醫院將查內鬼

2014-03-17 08:57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很多醫院周邊黑救護車猖獗,他們公開向病人或家屬發放黑救護名片。京華時報記者陶冉攝

  武警二醫院附近為黑救護充當仲介商鋪擋住了聯繫電話。

  一些黑急救車就停在醫院附近的小區裏,居民很有意見。

  昨天,京華時報“3·15特刊”曝光了北京多家大醫院的黑急救車亂象。當天,京華時報記者再次對其中涉及的一些醫院進行回訪發現,一些黑急救車因為害怕被查,已撤下了招車招牌。對於有醫生串通黑急救車的説法,多家被曝光醫院均表示,將調查醫護人員“內鬼”拿提成的情況,一旦核實清楚將嚴肅處理。

  □回訪

  部分黑急救撤廣告招牌

  昨天上午,在被曝光的安貞醫院外,仍有兩輛河北牌照的黑急救車,其中一輛車仍與記者暗訪時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車窗上的聯繫電話已被撤下。附近停車場的保安稱,周邊類似河北牌照的黑急救車有4輛,為同一個“老闆”。

  “聽老闆説一年至少能掙100多萬。”在這名保安的指引下,記者跟一名急救車司機(“老闆”女婿)搭上話,這名司機稱,昨天早上已發了兩趟車,還有一趟車淩晨剛跑完回來。“我們跟安貞醫院的外科醫生可熟了,他們介紹的活靠譜,我們4輛車都跑不過來。”

  在武警二醫院,原本為黑急救充當仲介的商鋪,一些已將招牌撤下,記者稱要租用急救車時,商鋪老闆沉默後表示,這幾天不做救護車生意,“見報了,小心被查。”同時,在天壇醫院、煤炭總醫院、302醫院等多家醫院附近仍有多家商鋪,仍在給黑急救車充當仲介。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黑急救車大多停在醫院停車場或周邊小區內。在安貞醫院附近的西裏1號樓附近,常有兩輛河北牌照的黑救護車停放在此處。“這些車每天運送的病人五花八門,可能攜帶細菌,我們住在附近太危險了。”小區居民孫大爺説,這兩輛救護車已經停在此處兩三年了,很多居民有意見,曾多次向社區居委會反映均無果。“這兩車是同一個車主,就住旁邊樓裏,我們常見著讓他們停別處,但沒用。”

  這兩輛急救車車型較大,啟用頻繁,很多住戶稱常被報警聲打擾,“他們還常向車外扔一些塑膠手套、棉棒等醫用垃圾,太不衛生了。”

  □回應

  多家醫院表態將調查“內鬼”

  記者暗訪中,很多黑急救車稱與醫院醫護人員存在利益聯繫,醫護人員常幫忙介紹將出院和轉院去外地的病人,賺取回扣。昨天,記者分別採訪了武警二醫院、天壇醫院、煤炭總醫院、302醫院、安貞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海淀醫院和積水潭醫院的相關負責人,這些負責每人平均表示,會認真調查醫院“內鬼”情況,一旦核實,將嚴肅處理。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2月1日起,市衛生局、交管局等部門已聯合製定實施了《北京市救護車管理辦法》,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申請配置救護車,應嚴格履行審查、審批程式,各醫療機構應按照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使用救護車,不得私自改裝、出借、借用、轉賣、轉讓、調撥救護車或挪作它用,不得使用已登出機構救護車、非本地牌照救護車在本市從事醫療服務。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救護車在執行急救和應急任務時,應按照道路交通法的有關規定使用標誌燈具及警報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行人應當讓行。交管部門在確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允許救護車優先給予通行。“非緊急情況下,救護車不得使用警報器及標誌燈具,不享有相應的道路優先通行權。救護車不執行任務時,在指定固定地點停放。”

  北京市120急救中心相關責任人也表示,目前,120急救中心已對所有急救呼叫試行分級派車,即緊急和非緊急情況的派車,釋放急救資源。“因非緊急派車需要在工作日預約,而且就算不預約平時撥打也能派,隨著此制度的形成,將提速分級派車的推廣時間”。

  □分析

  正規救護車供給不足效率低

  據了解,我國在對救護車的管理制度上,沒有明確責任主體,監管起來比較困難,一旦出現問題,不好追責。救護車的監管涉及多個部門,救護人員的資質歸衛生部門,改裝車輛歸公安交警部門,非營運車輛載客歸運管部門,運管定價歸物價部門,而若收費出現欺詐則涉及工商部門。

  上述負責人稱,衛生部門負責規範市場,執法由交管部門負責。交管部門稱,在醫院周邊停靠的黑救護車應由城管部門管理。城管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將派人加強對醫院周邊進行巡邏,若有群眾發現黑急救車,可及時舉報給各自所在區的城管部門,“我們將記錄下黑車停放地點,前往調查取締。”

  針對救護車監管問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公共救護車資源過度集中和優質資源短缺,導致救護車管理效率不高,救護車服務供給不足。即使強化醫院接轉能力,因救護車配置不足,“救護車服務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在外地轉運服務上。”

  規範救護車管理,在於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在實行嚴格準入制度的前提下,適當開放民間醫療救護市場,讓具有一定資質的社會車輛提供相應的服務,滿足患者需求,填補市場空白。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急救體系應進一步開放,尤其是向民間市場開放。這樣既可以直接增加服務供給,還能通過有效競爭降低服務價格、提升服務品質。

  同時,衛生廳局、醫院、交通、運管、公安等部門應發揮聯動作用,完善法律法規監管體制,加大對非法運營的黑救護車的打擊力度,避免出現監管不到位的局面。“大力發展和規範急救服務,不斷完善醫療急救網路,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加強對醫療急救行業的監管。”

  本版采寫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王莉霞本版圖片除署名外京華時報記者王莉霞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