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七成消費者網購“鬧心” 圖實不符成不愉快首因

2014-03-14 10:1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圖實不符成網購不愉快首因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臨近,日前,人民網強國社區聯合北京美蘭德資訊公司對消費者網路購物情況進行調查。

  調查數據顯示,有71.4%的網購者在過去一年中有過不愉快的網上購物體驗。其中,“圖文描述與實際不符,收貨後感到失望”成為網購不愉快體驗的首要原因。本次調查中,有56.5%的網購人群認為“圖文描述誇張,與物品不符,收貨後感到失望”。另外“物流/快遞速度慢”和“商家售後服務不好”分別排第二、三位,佔比分別達到25.0%和24.4%。

  來自江蘇的邱先生就曾經歷過“圖實不符”。他在佛山市某傢具公司的淘寶店購買了2000多元的裝修建材,網店宣傳稱建材為全實木並承諾假一賠十,但收到貨品後發現僅邊框是實木。邱先生向淘寶客服投訴該網店,該網店只同意退貨並承擔郵費,邱先生要求按假一賠十的承諾賠償。

  消委會介入後,被投訴方態度較為惡劣,稱這是行業潛規則,通過網上銷售的所有建材企業都存在這一問題。多次溝通後,被投訴方也只同意在退貨承擔郵費外賠償消費者300元,因雙方分歧太大,調解無效,只能建議消費者向淘寶店所在地工商局或傢具公司所在地工商局進行申訴。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表示,圖實不符現象的出現是由於網路無法完全地將商品情況展示給消費者,色差或人為因素等造成圖片與實物有偏離造成的。“由於消費者無法真正地感受物品,進行貨比三家,這樣的網路交易導致消費者充分知情權受到影響,不能自主選擇。”邱寶昌説。

  不足四成消費者主動維權

  調查顯示,在遇到不愉快的購物經歷時,39.8%的被訪者會主動尋求解決辦法。但是也有33.1%的被訪者表示“不會,就當買個教訓”。正因為尋求解決的意向較低,調查數據顯示,在尋求解決辦法的被訪者當中,僅有35.6%最終解決了問題。

  相較于自己主動尋求解決問題,更多消費者寄希望於電商平臺。調查顯示,八成消費者迫切希望電商平臺能夠就商品頁面中商品描述的真實性方面進行整頓和加強,有52%的消費者認為當前電商平臺應該著手提高商品品質,還有部分消費者對網購電商平臺的支付環境、物流、資訊保護及價格優勢方面的改善有所期待。

  七成不愉快網購發生在C2C平臺

  調查顯示,在有過購物不愉快體驗經歷的群體中,有71.1%的人其經歷發生在國內C2C電商平臺上,26.0%的人反映國內B2C綜合平臺問題較多。邱寶昌表示,由於C2C是面向個人的,難以形成有效監管,因此更容易出現糾紛。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高新民認為,我國電商平臺目前最需要改進的有四方面,一是電子支付的安全;二是資訊的透明度,杜絕虛假打折、商品不實描述等行為;三是售後服務,要嚴格執行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四是保障消費者個人資訊的安全。高新民説,很多電商平臺靠壓低人工費來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價格,比如,快遞員拿著低工資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從長遠來看,這種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