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落實稅收法定 房地産稅立法正在推進

2014-03-05 10:2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新華社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傅瑩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説,進入新時期,全國人大將更好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重點加強對新稅種的立法,包括社會上關注較多的房地産稅和環境保護稅的立法工作。

  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之後,全國人大首度對外公開回應有關稅收法定的問題。

  傅瑩指出,這一原則是指國家徵稅要通過立法機關,通過明確的法律規定來徵收。“稅收立法是全國人大的法定權利。”傅瑩指出,現在中國有18個稅種,其中有3個是全國人大立法徵收的,分別是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車船稅,其他15個稅種目前是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通過制定稅收的暫行條例來徵收的。

  傅瑩説,這種授權立法的做法在我國稅收制度建立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她同時強調,進入新時期,人大將更好地貫徹和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傅瑩表示,人大將從兩方面推進“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一方面要推動此前授權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暫行條例能夠上升成為法律,尤其是一些經過實踐檢驗比較成熟、具備立法條件的,要儘快推進;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新稅種的立法工作。

  她透露,對於當前社會上廣泛關注的房地産稅、環境保護稅等稅種的立法工作,目前全國人大正在研究推進中,並將注意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

  雖然稅收由人大立法過程會比較慢,以房産稅為例,依據國務院條例推進可能進度會很快,但立法始終是不能繞過的程式。改革沒有捷徑可走。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

  - 分析

  15稅種游離在人大立法之外,存在人為干預空間

  “領導一開口稅率上漲兩個百分點”

  我國現行的有效稅種為18個,但只有3個是全國人大立法徵收的,其他15個稅種尚游離在人大的立法之外。

  無法律硬性約束稅收成“價格戰”有力武器

  中部地區一市地方稅務局局長説,目前市級地稅部門徵收的有13個稅種,人為干預空間確實存在,“比如某項稅率3%,有領導一開口結果就徵收了5%。”

  這還不算,因為缺乏法律的硬性約束,稅收還成為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開打的“價格戰”的有力武器。“我們給稅收優惠,周邊的縣就開出更大的價碼,我們只能硬著頭皮跟進,每年要拿三四億元的稅收補貼企業,苦不堪言。”東部一位民營經濟發達省份的縣財政局長這樣説。

  “新出臺稅收就應堅持必須立法”

  傅瑩沒有給出稅收法定進程的明確“時間表”,但她給出了大致的“路線圖”:一是要推動此前授權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暫行條例能夠上升成為法律,二是加強對新稅種的立法工作。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表示,在他看來,新出臺稅收就應堅持必須立法,而存量的舊的稅種,可以通過追認、提升、整合等方式實現逐步化解。

  據新華社

  - 焦點

  全面開徵房産稅還差什麼?

  “房産稅的增收對房地産市場有很大的影響,我覺得一切還是要按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來完善房産稅,而這個前提就是稅收法定。”全國人大代表、祐康集團董事長戴天榮説。

  “完善房地産稅應下調過高住房用地稅負”

  根據新一輪全面改革的部署,未來房産稅改革絕非止于擴大個人住房試點的簡單層面。在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看來,稅收法定背景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不同於以往“房産稅”的提法,其中包含了未來更複雜全面的改革思路。

  “房地産稅其實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房産稅,也包括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等相關稅種。”賈康説,未來完善房地産稅,除了推進個人住房房産稅試點,還應下調過高的住房用地稅負,簡並流轉交易環節稅費,重點發展保有環節房地産稅,並對投機性住房實行高度超額累進稅率。

  “增加保有環節稅收,配套推進清費立稅”

  這一觀點也印證了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期對外披露的關於房地産稅改革的思路,即改革總體方向是減少房産建設和交易環節稅費,增加保有環節稅收,配套推進清費立稅。

  “需要先建立配套系統:一是不動産登記制度;其次是制定並頒布資産評估法,建立專業的房産價格評估體系;還應有科學完善的救濟制度。”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如是説。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