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珠海樓市“鬆綁” 購房者仍在觀望

2014-09-28 15:55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羊城晚報珠海訊 記者黃玨報道:珠海市住建局26日深夜出臺樓市“雙限”放寬令,至此全國僅余北上廣深及三亞樓市尚未“鬆綁”。昨日,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朱存文表示,“鬆綁”並非是大家所認為的市場不好而要出臺的救市政策,主要是為了調整人口結構。一些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購房者的觀望情緒仍在持續。

  限購調整

  為了調整人口結構

  2011年10月31日,珠海市政府辦公室發出《關於深入開展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于2011年11月1日起實行限價限購政策。具體內容為:限購主要針對香洲區(主城內),限購區僅限香洲區,本地居民和繳納一年以上社保的外地人,只能新購1套商品住房。商品房預售報備價格不能超過每平方米11285元。一時之間,限購又限價,有媒體稱珠海成為全國限購最嚴的城市。

  朱存文表示,珠海房地産經過近三年的調控,市場已經基本回歸理性,總體上比較平穩,房價的波動也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根據中央的相關要求,對房地産市場因地制宜、分類調控,不同的情況不同辦法處理,改變過去一刀切的調控辦法,“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市場不好而要出臺救市政策。”

  新政策出臺後,原限價政策取消,限購將放寬,珠海購買144平方米以上的“豪宅”將不受價格和數量的限制,但是144平方米以下的戶型將繼續執行原來的限購政策。朱存文表示,珠海調整樓市政策是想調整人口的結構。據了解,珠海主城區香洲因得天獨厚的宜居環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購房者,在16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中,有約100萬人集中在主城區,隨著人口的增多,主城區的市政配套、公共服務等壓力日益增加。新政放寬了對大戶型的限購,但對主城區144平方米以下的一手房仍採取限購措施,就是希望在住房面積不變的情況下,人口相對減少,引導人口往西區等新城區發展。

  此外,珠海的新政提出,在珠海投資創業、工作就業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只要符合珠海的人才目錄,就可以憑投資創業、工作就業等相關憑證,在中心城區購買一套商品房。朱存文表示,出臺這樣的政策,是為了吸引更多符合珠海産業發展的人才,促進珠海“三高一特”産業的發展。

  前日公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的意見》中,明確地提出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市場的供應,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房地産回歸市場,通過市場決定價格。

  讓市場決定價格,是否意味著珠海的限價將不再持續?朱存文對此並未表示否認,他表示原來關於商品房預售報備價格不能超過每平方米11285元規定取消,全市的商品房均放開價格限制。同時,政策調整只針對一手房,二手房不受相關限制。今後將嚴格控制並逐步減少中心城區生産性用地和房地産住宅項目用地供應,新增的住宅項目要進一步優化戶型,控制居住人口密度,鼓勵新增人口向西區和新規劃城區發展。在主城新建的樓盤,也將不受套型面積90平米以下的住房要佔70%以上的規定限制。

  市場反應

  觀望情緒仍然在持續

  有業內人士指出,珠海主城區放開了對144平方米以上豪宅的限制,也是對目前珠海市區大面積豪宅存量比較大“對症下藥”,而放開價格,西區和其他新城區完全不限購,也確實是珠海樓市相當大的利好消息,對目前冷清市場的提振作用不可忽視。

  不過,昨日記者從珠海多個主打大戶型的樓盤了解到,購房者的觀望情緒仍然在持續。但在不少新樓盤的馬路邊,一夜之間增加了不少發著傳單的仲介銷售,而在不少仲介機構,到府諮詢二手房的門客也有所增多。

  正順地産副總經理馬宗富表示,限購鬆綁的消息雖然被媒體“爆炸式傳播”,但實際上在購房者觀望的情緒下,一些超大戶型依然沒有人問津。即使珠海不限購大戶型,對市場的刺激作用也是有限的,因為大戶型的總價較高,需要有較強的購買能力,這種能力並不是“放開限購”就可以解決的,而很多炒房者現在也不敢輕易出手。

  珠海世華地産Q房網營業副總經理程俊翔也表示,政策的改變對珠海樓市的現狀有一定影響,但從剛需成本來看,銀行信貸沒完全放開導致不少有意購房者並不急於出手。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