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地產  > 正文

市場不景氣傳導至價格 一線城市樓市進入“新常態”

2014-08-22 08:5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正在從成交量向價格傳導。

  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4個,較上月的55個又增加了9個城市。北上廣深環比同時出現下滑,其中北京更是首次出現下跌。至此,一直在高位橫盤的一線城市全線加入房價環比下跌的大軍。

  分析人士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示,一直連漲不停的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松動,已經釋放出足夠強烈的信號,房地產市場的轉折點逐步確立,對市場的衝擊將十分深遠。

  有著“樓市風向標”之稱的北上廣深四大城市,房價環比同時下跌,從環比數據來看,四個一線城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房價,都呈現出全面下跌的態勢。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 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北上廣深的價格下跌是由供需情況決定的,量在走低的情況下,超過6個月就一定會有價格的松動。”

  記者了解到,在全國大中城市房價持續下跌的背景下,46個實施限購政策的城市中,到目前已經有37個城市在各種層面放松限購——這成為當前最主要的救市武器,因為限購壓制著投機投資性需求,放松限購就有可能刺激這部分需求入市,拉動交易量上漲。

  “目前的北上廣深價格浮動並不大,基本處于橫盤狀態,即處于一個弱平衡狀態,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供應稍微大于需求,如果取消限購,那麼一部分被打壓的投資需求將會釋放出來,所以我個人認為,當局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取消限購。”陳晟說。

  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也表示,現階段的價格下調,是市場供求關係調整的正常現象。他認為,一線城市限購政策不會輕易放開,“可能會由于市場下跌態勢而做出一定調整,但不會太多。”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則指出,信貸約束影響了購房行為的實現。今年以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收緊,使得購房者置業成本提高。“現在市場需求主體是剛需自住型,如果沒有貸款支持,他們幾乎不可能買得起房子。因此,對房地產市場影響最大的還是貨幣政策和貨幣環境。”

  “盡管目前有很多城市開始救市,但保經濟是一個方面,救市也是有底線的,我們都在說新常態,房地產市場現在也進入了一個新常態,房地產將更多顯示出它的消費功能,在目前經濟結構調整階段,不可能再出現資金全部涌入房地產市場,國內大中城市樓市的這樣一個局面還將持續至少18個月。”陳晟說。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