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大數據分析盈利:最快十年才能實現

2014-05-30 10:5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現實難題

  大數據分析盈利:最快十年才能實現

  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繼電腦和手機之後,誰能成為接入網際網路的第三極?

  去年下半年,有部分開發商為了能成為這“第三極”,推出了諸如“智慧城市”、“雲服務”等一系列能夠接入網際網路的産品和服務平臺,希望借助房子這一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來記錄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消費習慣和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更精準地推出相應的産品和服務。

  但事實上,要實現這些功能一點也不容易。即使存在盈利可能,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積累足夠大的數據庫也是個問題。高力國際物業及資産管理服務高級董事陳國華告訴記者,“數據保密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要在內地建立一個圍繞個人一生的數據庫,預計最快也需要10年以上。”

  前提:物業公司要成為服務平臺/

  資深網際網路評論員謝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些房産企業在網際網路方面的功能嘗試,目前已經部分實現,主要集中在智慧家居方面。通過與電器廠家合作,打造更智慧化的生活方式,居民可以用智慧手機操作家裏的各種電器。

  事實上,許多開發商都擁有一批待開發的數據資源。開發商、物業公司、業主等在長期的互動中積累了大量的資訊。而對於建材商、電器廠家、金融服務提供商甚至零售商來説,物業管理公司不僅是一個精準推廣的渠道,更有可能創造出線上與線下的一個交匯點。

  一個社區的居民構成情況數據最直接的效用,就是可以幫助開發商了解什麼樣的配套服務更適合出現在社區內。這是最“原始”的大數據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區的概況,但並不能幫助開發商獲得收益,因此必須對數據利用進行升級。

  數據的獲取並非易事。首先,居民的生活細節屬於隱私,在獲取之前需得到對方的同意。其次,如何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數據?這並非開發商的專長。

  謝文告訴記者,開發商需要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購買”可能是最便捷的方式。但新浪、騰訊、淘寶這樣的超級數據庫基本上不願意出售類似的數據,“購買”難度很大。

  “新浪微博的大量數據並非憑空得來,而是因為他們先向用戶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謝文説,同樣的,開發商、物業公司需要為居民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才能獲得更多的數據。但到目前為止,多數物業管理公司還不是業主生活所必需的平臺。

  數據積累和套現的難題/

  點融網技術副總裁孔令欣表示,針對社區的一些行銷服務,不需要運用大數據就可以做到。比如在高端住宅區,吸引豪華汽車、奢侈品的行銷推廣自然會比較容易。如果要更明確一些,觀察社區裏車輛的品牌其實就可以知道了。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指的是大量的、多樣的數據,要能夠描繪核心用戶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對於房地産商來説,他們要獲得用戶的許可,需要建立與網際網路、運營商的合作,並不容易。中國目前的環境還很難實現這樣的目標,要精準到社區,要求就更高了。

  “開發商任何針對細分人群的數據研究都是有價值的,不論是引入服務商,還是進行商品的推廣,相比以往完全不研究的狀態,目前是有所提升的。”孔令欣説。

  開發商、物業服務商完成了對數據的研究後,開始從中挖掘價值。

  深圳的彩生活服務集團是一家網際網路模式下的社區運營服務商。居民家裏需要什麼商品,通過移動App或網際網路登錄社區服務系統可以線上支付,由社區商店負責配送和服務。

  彩生活與光大銀行合作發行了一張集門禁、停車卡、儲值卡于一體的社區卡。居民用戶可以用這張卡線上上線下刷卡購物。服務集團不斷推出新的産品,如每個月向居民推一款水果,早上從産地直接採摘,晚上送到業主家裏,價格比超市便宜。

  彩生活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及APP系統,以社區為中心輻射一公里微商圈,整合衣食住行等各領域商戶服務資源,推送活動資訊。

  但截至目前,這些數據還沒有形成足夠規模的數據庫,更談不上真正意義的大數據,對很多企業來説,運用價值不大。這也意味著,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些數據還很難通過交易來盈利。即使存在被交易的可能性,但鋻於業主的隱私要求,物業管理公司也不能隨便賣掉。

  “最理想的情況是,展開新一輪類似‘搭車軟體’的商機——由各生活服務供應商提供優惠給業主,而回扣給開發商和物業。”高力國際陳國華説。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