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資本市場掀起地産旋風 房企集中“借殼”擬上市

2013-08-30 09:4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借著A股“上市房企融資有望放開”的東風,已有包括藍光地産在內的數十家上市房企公告了股權、債權融資預案。圖/CFP

  天氣轉涼,但房地産市場熱度不減,不僅土地市場火熱,銷售步入金九銀十旺季,房企在資本市場也不甘寂寞。8月,從香港到內地,綠地完成港股上市,財信地産入主國興地産,藍光借殼四川迪康,海航入主億城等,房企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陣“地産旋風”。

  現象 龍頭打通雙平臺,中小房企謀借殼

  8月27日,運作了四個月的綠地借殼盛高置地交易完成,綠地成功登陸香港交易所,這家國內“巨無霸”房企醞釀十年之久的上市之路終於成功;而綠地同時仍在謀劃借殼A股上市公司金豐投資,打通內地、香港資本市場的雙平臺。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統計,除了綠地,借著A股“上市房企融資有望放開”的東風,已有數十家上市房企公告了股權、債權融資預案,其中包括備受業界關注的成都龍頭房企藍光地産借殼四川迪康,以及擅長資本運作的海航資本以16億元成為億城股份大股東。

  從最新進展來看,由於殼資源都存在虧損、資金緊張等問題,新任大股東首先都以資産注入、現金認購等形式“輸血”,業內稱這是“融資之前先投資”。8月29日,已停牌20天、剛更換大股東的四川迪康披露重大資産重組進展公告,將以增發股份的方式購買大股東四川藍光集團旗下的資産,同時相應募集配套資金。

  同樣將接受大股東輸血的還有深交所上市的小型開發商國興地産。8月26日,剛買下29.9%股權一週的大股東財信地産宣佈,擬通過現金認購全部定增股份的方式,為上市公司注入資金,以加快項目進度。

  但相較于上述目的明確的房企借殼,億城股份最新的大股東海航資本則被視為“異類”。據接近億城的人士透露,目前億城還在按常規運作,由於海航集團旗下已有7個上市企業,億城管理層尚不清楚海航未來對公司的定位,是否作為海航的房地産業務平臺,還是另有打算。

  分析 房企借殼投資在前,融資在後

  多名業內人士都表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房企借殼都是“投資”功能大過“融資”功能,短期內很難實現公開市場的融資。

  以國興地産為例,2013年1月-6月,國興地産虧損906萬元,從項目上看公司是“光桿司令”,只有位於重慶的“國興北岸江山”一個項目在開發。

  “重慶項目銷售情況不錯,但由於樓市調控,從二級市場募集資金和取得新的銀行借款存在較大難度,都制約了公司的發展。”國興地産相關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大股東是否有財力支援,以及資産注入的方案是否能獲得證監會批准,都將決定財信地産等借殼房企的未來發展。“企業借殼也需要支付很大成本,近年來香港買殼成本激增,還有嚴格的外匯管制;而在國內買了殼後,由於政策風險,最終失敗的風險很大。”東匯置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劉東如是説。

  “2011年證監會出了新文件,要求借殼融資的標準幾乎和IPO趨同。”國內一家券商股票承銷部主管説,這些指標包括業績增長、每股盈利等,這也是金科等2011年借殼成功的房企這三年努力“衝業績”,以便房企融資政策開閘後,能迅速配股、發債融資。

  記者了解到,即使綠地已在香港上市,但在未來兩年內,綠地集團的資産注入綠地香港還需要符合一定的指標要求,如果注入資産過大,將被按照新股上市處理,這也意味著房企將面臨更嚴苛和更漫長的審查標準。

  據悉,借殼境外上市的房企目前一般都通過發債走“曲線融資”路徑,並不輕易涉足增發股票或大股東資産注入。如2012年借殼成功的香港萬科,3月發行8億美元5年期定息債券,年利率僅為2.7%。

  ■ 觀察

  寄託“彎道超車”也不能“過於樂觀”

  記者了解到,打通資本市場被多數房企視為實現“彎道超車”的必經之路,如龍湖、恒大等房企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但房企變身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僅僅是“借殼”第一步,此後還有相關的手續審核、資産注入、股票增發、更名等事宜,關鍵是還需要得到證監會的批准。

  業內人士介紹,房企A股再融資關閘已有4年之久,其中也不乏“開閘”傳言,但最後都證明只是監管層對“個例”的放行。

  記者查閱資料顯示,兩年前A股市場也曾出現多家房企“借殼”熱潮,2010年地産調控以來首例成功的房企借殼案例,是北京新華聯不動産借殼S*ST聖方;而2011年7月-9月,連續有新華聯不動産、宋都集團、金科股份、銀億房産、象嶼股份、華夏幸福等6家開發商通過借殼ST股,成功登陸A股。

  “事後看,這麼多家房企借殼的集中釋放,要麼報批的時間較早,要麼只是證監會在收緊閘門前的一次性行為,不具有行業意義。”上述券商表示,目前A股再融資開閘還沒有真正成功的新案例,不僅是房企,一些地産相關的上下游産業如家電、建材等股票,也都認為再融資放開將利好産業鏈,似乎有些“過於樂觀”。

  交銀施羅德行業研究員李博表示,雖然加大直接融資比例、降低融資成本是大勢所趨,但資金會流入更有效率的企業,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大中型企業會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援,而小企業的發展將舉步維艱,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上升。

  記者 自曾暉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