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重慶:雙重紅利促外貿 東西開放帶來新機遇

2014-07-24 09:40 來源:中國金融資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核心提示:在産業紅利和政策紅利的雙重作用下,上半年重慶市進出口總額為267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8%,增幅位列全國第4位,在西部12省市中排在首位。隨著“兩帶一路”建設的提質增速和多項試點政策的落地,作為重要節點城市的重慶應抓住向東向西開放的新機遇,積極作為,爭取對外貿易的新突破。

  

新華社記者趙宇航 牟旭

  重慶(CNFIN.COM / XINHUA08.COM)--在産業紅利和政策紅利的雙重作用下,上半年重慶市進出口總額為267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8%,增幅位列全國第4位,在西部12省市中排在首位。隨著“兩帶一路”建設的提質增速和多項試點政策的落地,作為重要節點城市的重慶應抓住向東向西開放的新機遇,積極作為,爭取對外貿易的新突破。

  ——筆電集群成為重慶外貿發展的核心動力 

  “1+6”汽摩産業,即長安汽車和6家龍頭企業;“4+6+600”筆電集群,即惠普等4家品牌企業、6家代工企業和300家配套企業。這分別代表了重慶傳統行業和新興産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曾經是重慶外貿發展的兩大動力引擎。如今,筆電集群加速發展,已經超過傳統汽摩産業,成為重慶外貿發展的核心動力。

  作為“無中生有”的産業發展典型,筆電集群無論從價值還是增速上都已經遠遠超過汽摩産業,筆記型電腦繼續成為“重慶造”的王牌産品。據統計,重慶上半年攜帶型電腦出口2572.8萬台,同比增長24%,價值697.9億元,增長36.5%;在筆電出口的強力拉動下,同期出口機電産品1129.9億元,增長15.3%,佔據了外貿出口總額的近70%。

  重慶出口格局發生的巨大變化,在今年上半年全市出口貿易公司10強企業榜單中也可窺見一斑:出口企業前10強中,達豐、鴻富錦、旭碩、仁寶、緯創等筆電企業佔據了半壁江山,昔日的出口大戶——力帆、隆鑫、宗申等汽摩企業,有的退居第九、第十的位置,有點甚至退出了榜單。

  針對筆電的快速增長,重慶的出口策略也有所調整。據重慶市外經貿委主任徐強介紹,為延伸筆電産品的出口網路,重慶組織外貿流通企業與惠普、宏碁、華碩等三大品牌電腦商對接,爭取其授權,擴大筆電外銷規模。同時,還組織市內重點國際物流企業與筆電品牌商、代工企業對接,共同建立筆記型電腦産品的內銷行銷物流網路,並利用客運航班腹艙搭載方式,有效銜接航空貨運航線。

  另外,重慶市外經貿委還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對筆電品牌商、代工企業和配套企業生産所需的設備進口和技術引進申請,實行特事特辦,併為筆電類企業免費舉辦加工貿易專題培訓班。

  雖然上半年全國外貿運作出現同比下降,但在筆電集群的強勢拉動下,重慶市進出口逆勢上揚。據統計,上半年,重慶市出口1668.3億元,同比增長27.1%;進口1006.6億元,增長75.4%,增速分別位列全國第7位和第3位。

  ——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助推外貿逆勢上揚 

  唯一一個內陸省份擁有兩個保稅港區,渝新歐大通道常態化運營,通關作業制度改革……一系列政策紅利的充分釋放順勢助推重慶上半年進出口快速增長。

  據重慶市外經貿委主任徐強介紹,經過數年的建設,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和西永綜合保稅區電子資訊産業保稅加工、保稅物流集群發展效益顯著,已經成為重慶外貿的支柱。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兩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合計1893.9億元,增長86.2%,佔同期重慶市進出口總值的七成,拉動重慶市進出口增長46.5個百分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進出口297.3億元,增長21.4%,佔比11.1%。

  與此同時,重慶市利用保稅港區政策優勢,積極開展保稅商品展示交易。重慶保稅港區進出口商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艾卿告訴記者,位於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的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自2013年9月交易中心開業以來,累計實現交易額逾5億美元。目前正在進行保稅商品展示展銷延展平臺的建設,今後在保稅港區以外也能買到保稅商品,將進一步做大保稅商品貿易,從而助推外貿增長。

  重慶雲澤進出口有限公司劉廣平副總經理對記者細數了保稅港區及保稅商品交易中心的好處:一是工商註冊、辦公場所租金等給予很多便利和優惠;二是清關後直接銷售減少中間環節,減少成本,價格比市面上要減少30%左右;三是酒在保稅港網內倉庫報檢清關,有一部分可以放在恒溫倉庫,“賣出去多少就交多少關稅”,減少了企業資金壓力。

  “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陸路大通道的先行者。其從中國重慶出發,經新疆阿拉山口或霍爾果斯出境,進入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杜伊斯堡,全程1萬公里。

  重慶市物流辦常務副主任楊麗瓊説,渝新歐國際聯運大通道像是一條大動脈,縮短了重慶乃至內陸城市通向歐洲的物流半徑,經過三年多時間的運作調整,大大提升了重慶進出口的通道效率。據統計,從2011年至今,“渝新歐”已經累計發出班列115列,超過10000個標準集裝箱,進出口貿易達到40億美元。今年自4月8日起,已經實現每週3班去程常態化,正在開行回程每週兩班的計劃。

  楊麗瓊表示,隨著國家批准重慶成為整車進口口岸,渝新歐的回程貨源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或將對重慶外貿進口增長起到更大的作用。

  為了支援外貿穩定增長,重慶市還積極深化通關作業制度改革。據重慶海關副關長許鑫介紹,通過實行企業無紙化報關和推行“屬地申報、屬地放行”通關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業的通關時間和通關成本。

  ——須抓住東西開放新機遇爭取外貿新突破 

  隨著“兩帶一路”建設的提質增速和多項試點政策的落地,作為重要節點城市的重慶必將成為向東向西開放大局中的急先鋒。專家及業內人士表示,重慶應該抓住向東向西開放新機遇,從升級産業結構、推動口岸建設協同、加快通道建設和培育跨境電商等方面著手,爭取對外貿易新突破。

  一是打造新的加工貿易集群。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認為,在筆電産業發展已經成熟的情況下,應該未雨綢繆,探索提高筆電産業附加值,培育智慧機器人、通用航空等高端裝備加工貿易新集群。創新加工貿易模式,加快向研發設計、行銷結算等高端環節延伸,拓展檢測維修、物流配送等生産性服務,完善保稅貿易、服務貿易、離岸貿易等配套服務。

  二是加快通道建設。李勇建議,要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體系,向東緊緊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向西依靠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著力構建集水、鐵、陸、空于一體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設西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和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同時注重完善重慶市內部交通路網,構建互聯互通、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路。加大力度打造物流網路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全面提升各類市場、要素的活力和聚散能力,為外貿發展服務。

  三是推動口岸建設與協同完善。重慶社科院研究員李敬建議,要切實抓好口岸建設,積極拓展完善口岸功能,充分發揮口岸在重慶向東向西通道建設中的平臺和支撐作用。統籌水、鐵、空口岸規劃佈局,強化口岸間互聯互通、協調聯動,發揮好口岸整體效應,通過推動海關監管模式創新,切實提高通關便利化水準。同時要更好地發揮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的作用,優化整合物流資源,增加班列開行數量,解決好回程貨物、運價等問題,促進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

  四是大力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生態鏈。“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徐強認為,跨境電子商務敲開了無國界網購的大門。産品的多元化、市場的擴大化、“海淘”需求的增長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必將成為未來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對此,徐強認為重慶應該加快試點步伐,從優化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流程入手,完善通關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實現海關、國檢、國稅、外管和電子商務、物流、支付企業等資訊互聯互通,實現清單核放、匯總申報。加大政策創新,引進線上融資、物流倉儲、和大數據分析等配套服務,提高通關便利化水準,實現貨物便捷快速通關。 

[責任編輯: 李佳佳]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