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雲南:依託東盟優勢拉動上半年外貿高增速

2014-07-24 09:41 來源:中國金融資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核心提示:在全國外貿形勢較為嚴峻的背景下,雲南上半年進出口增速位於各省份前列,其中東盟市場對雲南外貿增長起到了明顯拉動作用。日益成熟的交通體系、不斷完善的溝通磋商機制和金融服務體系,使雲南與東南亞地緣優勢凸顯出來,而下半年外貿形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宜繼續完善機制體制、挖掘産業合作潛力,切實推動外貿持續優化發展。

  

新華社記者李萌

  昆明(CNFIN.COM / XINHUA08.COM)--在全國外貿形勢較為嚴峻的背景下,雲南上半年進出口增速位於各省份前列,其中東盟市場對雲南外貿增長起到了明顯拉動作用。日益成熟的交通體系、不斷完善的溝通磋商機制和金融服務體系,使雲南與東南亞地緣優勢凸顯出來,而下半年外貿形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宜繼續完善機制體制、挖掘産業合作潛力,切實推動外貿持續優化發展。

  ——上半年出口增速領跑全國 與東盟地緣優勢凸顯 

  從昆明海關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雲南省外貿高速增長,進出口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49%,達到780多億元人民幣,尤其是出口增長達62.8%,增速領跑全國,成為西部地區外貿的一大亮點。

  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雲南省與東盟貿易額為398.6億元,比重超過全省外貿額一半,增長達66.9%,東盟仍然是雲南省最大的外貿市場。雲南省商務廳東盟貿易處處長馮震分析認為,東盟市場對雲南進出口貢獻率達到70%,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尤其是中南半島的緬甸等國家,通過一系列改革推動國內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極具拉動力的新興市場。上半年雲南外貿增量的80%都來自對緬甸、寮國的貿易。

  從出口商品類別來看,雲南省傳統的機電、紡織、農産品等優勢類別,仍然保持了較快增長。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雲南出口增幅最大的仍然是機電産品,全省機電産品出口實現163.1億元,增長達1.2倍,佔出口總額的39.2%,其中對東盟機電産品出口同比增長達208.6%。

  雲南省商務廳外貿處處長王曉華表示,東盟市場對於機電産品的穩定需求成為保持雲南出口穩定的重要因素,比如緬甸手機移動通訊市場在一系列改革推動下快速發展,直接拉動了雲南手機出口,上半年雲南對緬甸出口手機産品20多億元。

  在進口商品類別來看,農産品、木材、天然氣等商品進口成為主要的拉動力量。上半年,雲南進口農産品63.6億元,同比增長22.3%,其中從東盟進口農産品50多億元,尤其是棕櫚油一項,實現進口40多億元,同比增長24%,成為進口增長最快的一類商品。另外,得益於中緬天然氣管道的建成投産,從3月分開始,經過中緬天然氣管道進口的天然氣也開始算在雲南進口業績當中,實現了20多億元的凈增長。

  ——交通便利化激活區位優勢 體制支撐保障作用增強 

  近年來,雲南交通體系日益成熟,地理優勢不斷轉化為經濟優勢。雲南在公路、鐵路、航空等方面飛速發展。目前,從昆明到中越邊境的最後一段蒙河鐵路已經進入最後攻堅階段,力爭年內完工,通往中緬邊境的最後一段大理至瑞麗段也正在加緊建設。另外,1800公里長的昆明至曼谷公路的最後瓶頸“清孔—會曬大橋”也于2013年底貫通,昆曼公路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雲天化商貿聯合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仲明表示,交通便利化提高,為企業開拓東南亞市場提供了強大支援。目前,化肥從昆明運到新疆物流成本是每噸400元,到哈爾濱市每噸300多元。而從昆明到中緬邊境的公路運輸僅需170元,在雲南紅河生産的化肥,運到越南北部市場物流和關稅成本只有150多元。

  不斷完善的溝通磋商機制,也將文化優勢轉化為制度優勢。雲南與東南亞國家山水相鄰、民族文化相近,有著悠久的文化交往歷史。雲南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除了積極參加中國—東盟自貿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國家層面合作,還建立了雲南與寮國北部五省、與越南北部、泰國北部的合作溝通機制,還利用昆交會、南博會、邊交會等平臺積極開展磋商會談。比如,與最大的貿易國緬甸,雲南省就授權商務廳與緬甸商務部邊貿司建立會談機制。同時,與緬甸接壤的雲南德宏州也建立了溝通機制,每個月都有會談。馮震認為,幾乎每個月都會召開各個層面的商貿溝通會議,各類貿易問題都可以得到高效溝通。與東南亞不斷完善區域經貿合作機制,也成為外貿穩定增長的重要保障。

  另外,金融服務能力增強,人民幣結算量快速增長。早在2004年,雲南省就在邊境貿易中開始實行人民幣結算,是全國的第一批試點。2010年,又將人民幣結算擴大到一般貿易。2004年試點初期,邊貿人民幣結算退稅僅1000多萬元,到2012年就突破10億元。專家表示,人民幣結算從根本上消除了外貿企業通過境外銀行、非銀行渠道換匯結算,週期長、匯兌風險大等問題,原來出口企業通過換購美元結算,一般需要7至10天時間。現在通過人民幣結算當天就能到賬,加快了企業資金週轉速度。

  ——下半年壓力仍然較大 支援政策亟待強化落實 

  記者了解到,雖然全國外貿呈現出整體回暖的形勢,但受自身客觀基礎、國際外貿環境影響,下半年雲南進出口增速可能放緩。專家表示,雲南與東盟貿易總體會保持穩定,但緬甸木材、鐵礦進口可能會出現變數,因為緬甸已經收緊木材限制,下一步可能會對鐵礦出口作出限制。另外,越南老街省也對礦石出口作出限制,影響了雲南礦石進口,亟待採取相關措施。

  首先,優惠政策仍需加快細化落實,強化對邊境地區産業支援。王曉華表示,比如在出口退稅方面,地方上也要承擔一定比例出口退稅資金。今年5月份,國務院出臺《關於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負擔較重地區的補助力度”,極大改善了雲南邊境少數民族州市外貿退稅負擔重的問題。但在國家稅務總局隨後發佈的通知中,並沒有對相關問題進行細化明確,導致邊境地區仍然沒有享受到這個急需的支援政策。

  其次,産品生産、銷售“兩頭在外”,産業鏈條亟待引入高附加值環節。相關專家表示,目前從雲南出口商品很大一部分産地都在其他省份,雲南更多是扮演了通道的角色,導致銷售、生産兩頭在外,應該加大本地産業鏈培育,引入高附加值的環節。馮震説,現在雲南省出口的摩托車、電視機等機電産品,原件主要都是從重慶、廣東等地運過來的。雲南德宏州與緬甸接壤,但每年從當地出口的貨物中,當地生産的産品不到2%。因此,雲南省也在努力引進相關項目,完善機電等産品的生産線,提升出口“內力”。

  另外,加快商品結構優化,促進雙邊産業、資源優勢融合。馮震表示,當前雲南從東盟進口的産品中,原材料超過80%,結構單一。而且原料進口後在雲南加工升值也很少,比如棕櫚油從雲南進口後,基本都是到外地加工,應增加本地産業與進口的對接性。另外,雲南糧食缺口大,每年需調進糧食200萬噸至300萬噸,周圍國家非常希望擴大對雲南糧食出口,應放寬配額限制,推動農業種植、農産品加工等産業與東南亞對接。 

[責任編輯: 李佳佳]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