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中部城市市長探路新型城鎮化 中原經濟升級何方

2013-05-28 09:32 來源:新華財經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財經北京5月27日電(李童)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性減速,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尋找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的驅動力,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城鎮化,尤其是“新型城鎮化”成為經濟轉型中的關鍵詞,也被視作未來中國經濟的驅動力量。

  十八大報告中八次提到了城鎮化,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強調,中國未來幾十年的最大發展潛力就在城鎮化。儼然,推進新型城鎮化已經從各個層面標注在決策層的日程表上。

  在城鎮化的道路上,中國已經有過不少探索,並形成了“成都模式”、“天津模式”、“廣東模式”等多條思路。但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城鎮化必然需要新的內涵。

  作為城鎮化的重要主體,中小城市該如何推進城鎮化?發展的節奏該如何把握?優勢資源何在?如何突出“新”字?圍繞這些問題,數十位中部地區城市市長和跨國企業代表在第八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可持續發展市長論壇——2013市長與跨國公司對話會”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城鎮化破題有道 以人為本是核心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參加本次市長論壇的多位政商人士均表示,在中國的城鎮化發展中,最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包括醫療、社保、教育、人才等“人”的問題。

  “身體進城,權益不入城”是廣大農民工無法盡享城市福利的寫照。大量的農業人口雖身處城市,卻未能與城市人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務。他們在城市生活,卻難以融入,被稱為“邊緣人”。

  新型城鎮化不是“地産化”、“投資化”。促進農民工市民化,才能真正提升社會發展的品質。李克強曾強調,新型城鎮化將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要有就業支撐,有服務保障。意味著農民工應當享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權益等。

  洛陽市市長李柳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洛陽下一步計劃把農民工市民化提上議程,目前洛陽的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的居民在醫療、社保的轉換以及子女就學方面基本沒有障礙和差別,急需解決的是保障性住房的問題。

  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人口老齡化、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人才引進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顯示,到2015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達2.21億。有專家表示,城鎮化正是養老事業發展的契機。洛陽市常務副市長吳中陽指出,“如果這個産業能夠做好,那麼未來市場的空間非常大,盈利的空間也非常大。”

  為了縮小貧富差距,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準,有市長諫言,各地可利用已有的資源優勢,抓好特色産業的發展。比如一些生態環境優美的鄉鎮,可以發展“農家樂”、“生態遊”、“天然氧吧”等項目,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

  産業轉型勢在必行 升級之路有跡可尋

  淮北是安徽最北部的一個中等規模城市,是一個因煤而建、因煤而生的煤電能源城市。淮北市長黃曉武坦言,“一旦我們的資源枯竭,而新的産業沒有形成替代,舊的産業又無法支撐,這是我最擔憂的。”

  如今,淮北已經開始大力發展非煤産業,目前非煤産業的總産值已經佔到整個工業的60%以上。然而,在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大量的煤炭工人同樣面臨著新的生存壓力和就業壓力,這考量著政府的智慧。

  與資源型城市一樣,在一些有著老工業基地的城市同樣面臨著産業轉型升級的困境。工業曾經是這些城市的財富和優勢,而隨著産業的不斷升級、工藝的更新換代以及發展過程中所來帶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使這些依託工業發展的城市又站到轉型的十字路口。

  “傳統工業給洛陽以往的城鎮化發展帶來了不少機會,未來工業發展依然是洛陽的優勢,當務之急就是産業轉型升級,比如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工廠要搬出市區,一些工業排放物也必須轉化為終端産品才能流出企業;在工業製品方面,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未來的方向。”李柳身道出了洛陽這個新中國建立後國家首批重點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升級路徑。

  河北省邯鄲市常務副市長張瑞書表示,按照目前的技術水準,只要企業的領導者足夠重視,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到位,企業能夠和城市和諧相處。

  城市病有方可解 宜居可望又可及

  城鎮化就像漫長的馬拉松。起步是經濟數據的提升,過程是生活品質的改善,終點是宜居程度的最大化。

  “晚上11點時,路上還在堵車;第二天早上起來,看不到很透明的空氣;中午吃飯,很擔心食品安全。”這是中國大城市面臨的突出問題。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病逐一顯現出來。

  “在經濟不富足的時候,人們希望把財富填滿。但當經濟水準達到一定程度後,人們更關注生活的品質,鄭州就到了這樣的階段。”河南省鄭州市副市長薛雲偉説,現在我們不僅要關注産業增長,更要關注平衡、包容、和諧增長,“城鎮化的目的是讓鄭州更加稀疏,而不是更擁堵。”

  如何更科學的發展?在德國杜塞爾多夫生活了6年的德國大陸商用車集團中國區總裁范瑞鑫,描述了一幅非常宜居的生活體驗。乾淨的環境、“以人為本”的道路設計、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安全的生活體驗以及配套設施的可獲得性都能夠給我國的城市發展提供借鑒。

  有人説,環保和經濟發展是一對無法解決的矛盾。在中國,很多地方都面臨這樣的困境:環境保護好了,經濟就發展的不好。兩者如何權衡,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長肖玉文心裏有桿秤,“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如果得不到金山銀山,寧願守住綠水青山。”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