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 正文

樓市“半年報”喜憂參半

2012-07-18 09:3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房地産業“半年報”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上半年房價同比增長5.3%,基本抑制住其過快增長的步伐;憂的是投資增速回落,“拖累”了GDP。專家認為,房地産調控效果明顯,對經濟的影響也在意料之中,切莫過分看重經濟增長數字而淡忘了調控政策的初衷。

  調控仍處攻堅階段

  “以房地産拖累經濟為由要求放鬆調控政策,正是我們所擔心的。”中國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告訴記者,現在房地産“調控的壓力來自於人們將樓市與GDP捆綁的思維,忽視了調控對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所取得的成效。”

  國家統計局13日發佈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8%。其中,二季度增長7.6%,三年來首度“破八”。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坦言,房地産的主動調控確實是今年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房地産投資增速回落的幅度以及與房地産銷售有關的傢具和家電銷售情況來看,增速都回落得比較明顯,這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短期經濟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我國經濟中房地産行業對GDP的貢獻仍較高,近十年房地産投資佔GDP的比重保持在5.5%左右,且産業關聯較高。

  自2010年1月份至今年4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始終保持高於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但二季度房地産對於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其中6月落後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3.8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2.2個百分點。業內預計年內房地産投資增速相比去年將有較大幅度的回落,全年增速將從去年的27.8%回落至15%左右。

  進一步完善調控政策

  盛來運表示,調控房地産雖然説短期對經濟增長産生影響,但是更有利於國民經濟更持續健康地發展,特別是對防止房地産泡沫化對經濟的長期發展的衝擊很有好處。所以要進一步完善房地産調控的政策,進一步鞏固房地産調控的成果。

  在經濟增長壓力加大、地方土地財政收入減少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潛伏”著放鬆樓市調控的衝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個地方接連“微調”政策,變相“鬆綁”樓市調控。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全國房屋新開工量已出現負增長,對於上下游行業的利空影響趨於顯著。在抑房價和穩增長之間,客觀上需要房地産調控“走鋼絲”。

  顧雲昌認為,2012年房地産調控的重點仍然是構建合理價格體系,繼續執行限購限貸政策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增加保障房和普通住房供應,滿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支援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特別是對於改善型住房需求,也應當在信貸政策上予以差別對待,降低首付成數和給予優惠利率。

  申銀萬國分析報告指出,考慮到當前經濟低迷,穩投資成為各地共識,因此既要控制投機性需求,又要穩定投資,增加未來供給,可行的方式就是繼續此前的限購限貸,打擊投機性購房,同時放寬房地産開發商的融資限制,保證正常供給。

  應建立調控長效機制

  6月份,多數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創近17個月新高。而進入7月份,部分城市環比成交數據繼續增長。伴隨著成交量的上漲,房價也開始逐漸回升。業界擔心,樓市的“價格底”和調控的“政策底”已經雙雙出現,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下,市場預期的改變會令房價出現趨勢性反轉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顧雲昌認為,這一輪成交量的反彈與開發商前期的“以價換量”有關,更重要的是貨幣政策的寬鬆帶來的預期改變,使得自住性需求認為購房窗口已經打開,積極入市。房價上漲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實漲,即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而上漲,另一種是虛漲,往往是投資需求炒起來的價格。但在目前形勢下,房價過快反彈和暴漲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只會是溫和上漲。

  “一些人認為房價合理回歸就是要降房價,其實還有一種路徑是增加居民收入,使得房價收入比趨於合理。”顧雲昌稱。

  房地産研究機構易居中國的報告顯示,中國房價收入比曾在2009年達到8.1的峰值,去年降至7.4,隨著調控的持續以及居民可持續收入的增長,預計今年大中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有望回落至6至7的合理區間。但在一線城市中,這一比值仍較高:上海為12.4,北京為11.6,深圳更是高達15.6。

  專家建議,從國際經驗看,保持房地産市場健康持續發展,除增加居民收入外,還應建立以合理稅負為主導的房地産調控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 米廣強]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