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最新消息  > 正文

CPI、PPI雙降,通貨緊縮是否來臨?

2014-10-17 08:52 來源:長江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評論員 廖保平

  國家統計局網站最新資訊顯示,2014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準同比上漲1.6%。其中,城市上漲1.7%,農村上漲1.4%;食品價格上漲2.3%,非食品價格上漲1.3%;消費品價格上漲1.4%,服務價格上漲2.3%。1-9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去年同期上漲2.1%。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8%,環比下降0.4%。

  8月份,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0%;9月份CPI同比上漲只有1.6%,PPI同比下降1.8%,這种經濟狀況説明,CPI、PPI已經連續兩個月在低位運作,會不會像一些言論所説的,中國將走入通貨緊縮的發展僵局呢?我認為結論下得為時尚早。

  由於中國經濟對外聯繫不斷加強,許多原材料和初級産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進口滿足國內需求,這一輪CPI、PPI雙降,與國際市場上原材料和初級産品價格下降有很大的關聯。我們看到,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國際市場原油、礦石、金屬等基礎性産品價格持續下降或在低位振蕩,國內資源産品也在下降。比如開車的人會明顯感覺到油價在下跌,事實上,多家監測機構預測,由於國際油價近來出現大跌,本週五(10月18日)國內油價迎來史上首次“六連跌”幾成定局,國內多個省份的93號汽油零售價或將跌回“6元時代”。這在很大程度上拉動物價指數下降,尤其是PPI下行。

  PPI對CPI具有傳導作用,即生活資料出廠價格變化直接影響CPI的變化;生産資料出廠價格的變化,直接引起生産消費品的企業生産成本的變化,間接影響CPI變化,總之,PPI下行導致CPI下行,通貨緊縮壓力增大。

  政府顯然注意到了這個問題,10月14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3.4%,較上次下調10個基點,創三年半以來最低。下一步,隨之而來的很可能是降準或降息,意在維持中性偏松的貨幣環境,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就是説,從貨幣供應量看,“通貨”並不緊缺,只要資金寬鬆,貸款增長較好,即確保資金流入實體經濟,而不是在體內封閉迴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物價持續下行的空間就不會太大,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斷言通貨緊縮來臨有失依據。

  CPI、PPI雙降並非都是壞事,在中國經濟下滑之時,也是不斷轉型之時,雙降其實是給政府騰出了宏觀調控的空間,諸多政策因為沒有通脹壓力而更容易執行,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加快改革,儘快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在效率上多做文章,以優化經濟品質。比如推進資源類價格改革,理順資源産品的價格形成機制,緩解供需矛盾,這可謂正當其時。

  所謂轉型,其中重要的一條是,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提振市場信心,低通貨無疑是很好的切入時機,這既是防通縮的辦法,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中之重。

  然而,像過去那樣,光靠推出一些優惠的消費項目肯定不夠,刺激有效需求是個系統工程,尤其是需要落實完善社會保障,提高個人所得稅徵收起點,建立良好的工資增長制度,這樣才能提高人民的消費水準。捨不得孩子套不了狼,要舍才有得,放水才能養魚,不要讓人民守著錢不敢花。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