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海峽西岸  > 正文

泉州:以海洋的名義奏響絲綢之路中外交流新篇章

2014-08-18 11:55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人民網泉州8月16日電(車柯蒙 薛婧 陳苑 周素雅)8月16日下午,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採訪團走訪了中國唯一的一家以海外交通史為專題的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精美的圖片和翔實的資料向記者們展示了中國古代發達的航運事業,也揭示了泉州在中國海上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

  泉州,古稱“刺桐”。作為中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曾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於南朝而發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時期,刺桐港的海上貿易活動空前繁盛,被馬可·波羅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當時的泉州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經濟文化中心。到了明清兩代,由於中央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致使官商漸漸衰弱,而私商貿易迅速崛起。大批移民流向海外,泉州因此成了一個著名的僑鄉。泉州作為國務院首批公佈的 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二處,其中大部份與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創建於1959年,新館于1991年建成。舊館位於開元寺內 , 新館坐落在風景優美的東湖公圓東側,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主體館為雙桅船形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目前正式對外開放的陳列館有“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和“泉州灣古船陳列館”三個專題館。 在這些展廳中,分別陳列著不少舉世聞名的文物瑰寶,除了一艘迄今國內發現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隨出土物外,還有數十根木、鐵、石古代錨具,數百方宋元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個時期的外銷陶瓷器,160多艘中國歷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數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宣教部曾春鳳介紹,現在博物館每一年的遊客可以達到40幾萬人次,遊客看完之後無不感嘆,海交館呈現出來泉州宋元時期的繁榮是如此的動人、直接,泉州的歷史文化沉澱是如此深厚!

  泉州宗教石刻館

  千百年來,泉州的石刻默默記載了諸多宗教在泉州的興衰。展館內分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四個部分。以伊斯蘭教遺物最為突出,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居全國第一。還有大量的宋元時期伊斯蘭教寺廟的建築構件、教徒墓碑和墓蓋石等,不少遺物中還刻有波斯文和阿拉伯文,是研究我國宗教歷史的珍貴實物史料。一艘艘性能優良的泉州船駛向朝鮮、日本、駛向東南亞,甚至遠渡重洋,駛向非洲東部,駛向地中海,將精美的刺桐緞和中國瓷器帶到了世界各地。同時也載回了無數為經商、傳教等不同目的而來的海外友人。在當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同種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間,都會産生矛盾和衝突。但古代的泉州卻以她博大的胸懷,同時容納了多種宗教共同生存和發展。這當中有中國傳統的道教、南朝傳入中國的佛教,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這種宗教的融合在泉州宗教石刻館的展館內體現的淋漓盡致。海交館內現存的五百多件宗教石刻,無一不證明,泉州無愧於“宗教博物館”的稱號。

  泉州伊斯蘭文化陳列館

  泉州伊斯蘭歷史文化陳列館的主要陳列內容是在泉州出土的宋元時期伊斯蘭石刻文物,包括墓碑、碑刻、墓葬構件、寺廟建築構件、歷史資料、以及來自阿拉伯國家的文物資料等。據悉,目前泉州海交館館藏的伊斯蘭石刻文物,幾乎佔了全國同時期同類文物總量的70%左右。

  中國古船模型研製中心

  中國木帆船是人類文明成就的象徵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時代東西方文明交流的載體。展出的100多艘科學復原模型,是分佈各水域的歷代著名船型,主要各種客貨船、漁船、戰船、遊船和出使船等。 1925年,泉州灣後諸港曾出士了一艘宋代古船,殘長24.2米,寬9.15米,復原之後,它的長度可以達到36米,寬11米,載重量200噸以上,是當時泉州所造的中型的貨運海船。從它的剖面模型上,可以發現它有十三個水密隔倉,水密隔倉在中國的運用始於唐代,比歐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先輩們的聰明才智讓在場的記者無不驚嘆。

  泉州海交民俗文化積澱了來自越族、中原地區以及海外的各種文化因素,經過長時間的不斷整合,形成為一種獨特的、帶有海洋氣息的民俗文化。明清時期,隨著泉州人向海外的大規模遷移,這種民俗文化又傳播到臺灣和東南亞華人社會,甚至對琉球群島都有一定影響。

[責任編輯: 陳桐]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