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不管是哪個家庭,準備買房子,花這麼一大筆錢,都會耐心比較,精心選擇。如果花商品房的價錢,買了經濟適用房,聽起來,可真夠窩心的。
這事兒就發生在甘肅省金昌市。龍泉家園小區的業主在搬進新居五年以後,拿到房本才知道自己買的是經濟適用房。不少居民根本不符合經適房的購買條件,甚至一些人還開著豪車,在當地絕對算小康家庭。毫不知情,怎麼就買了經適房?
甘肅省金昌市龍泉家園由八冶建設集團公司2009年開始售賣,共有400多套房子。小區居民田桂青告訴記者,她買房時,一直以為是商品房。
田桂青:我們都不知道,因為我們買房子的時候,還特意問了,這是商品房吧。繳錢的時候説是商品房。
直到前段時間,房産證下來了,居民被房本上“經濟適用房”五個字嚇了一跳。
小區居民史志國:我們這些人都不符合經適房的條件,小區有些人都不是金昌人,買了房才落戶。
小區居民陳樹倩:我們小區開卡宴、開奧迪Q5的,多的很,我都開的CRV,我都不知道,我能有這個條件購買經濟適用房。
龍泉家園業主想不通,房子並不便宜,而且面積不小,怎麼能是經適房呢?
業主:房價就是最有利的證據,當時跟我們一起開盤的小區,比我們每平米貴300元,但那是最好的地段最好的小區。
業主:我的房子120米,我們家孩子的老師也在這個小區,138平米。哪有這种經適。
根據國家規定,購買經適房不滿5年,不能直接上市交易。5年期滿交易,購房人也要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額的土地收益的價款。業主們認為八冶集團故意欺瞞,致使購房人利益受損。
記者以購房人的身份前往八冶建設集團公司諮詢,負責房地産開發的銷售科長王曉明拿出一份文件,題為《關於2009年集資修建住宅樓的出售辦法》。他表示,龍泉家園為八冶集團集資建房,當時該辦法就貼在售房處,這應該算是八冶集團明確告知過業主了。
記者:上面只寫了集資建房啊?沒寫經適房啊?
王曉明:集資建房就是經適房的一種。
居民:那合同上為何不寫呢?
王曉明:那是我們內部購房合同。
王曉明承認,400多套房源,單位職工要了其中的200多套,剩下的一半兒對外出售。八冶集團立項報批時,曾提交過400多戶的名單,這份名單全部是單位職工集資建房的資訊,公開出售的事兒壓根沒提。
記者:你們交了符合經適房條件的480戶資料,但是我們是不符合條件?
王曉明:是的。你們不符合條件。所以政府要處罰我們啊。
根據我國的《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單位集資合作建房在滿足本單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購買後,房源仍有少量剩餘的,由市、縣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向符合經濟適用住房購房條件的家庭出售。
而符合條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請購買還需通過政府逐級審核公示。為何龍泉家園的經適房説賣就賣了呢?相關部門又是如何監管的呢?
記者在金昌市發改委查詢了2009年該項目的立項批復,龍泉家園小區的建設用地以劃撥方式供應,各種行政事業型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也減免了。並且明確規定,根據經濟適用住房標準,並結合金昌市實際,核定經濟適用住房單套建築面積嚴格控制在90平米以內。
而記者從物價部門獲取的一份龍泉家園住宅小區住戶資訊表,416戶最小的面積95.20平米,最大136.17平米,遠超過立項時的規定。對此,金昌市發改委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負責立項。
發改委工作人員:我們只負責這個項目要不要讓他在這塊地上建。
居民:他既然超標了,你們為什麼不管呢?
發改委工作人員:不是不管,國家容許30%超標。你們説所有的房屋都超標了。那這應該建設局管。
金昌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則説,規劃部門管。
記者:他們每一戶都超過90平米了,這個面積是你們這邊審定嗎?
住建局:找規劃部門。這是規劃部門給的方案,我們都給辦到這上面了。
記者又找到金昌市規劃局,規劃局語焉不詳。
規劃局:國家有規定,90平米以下佔多少,90平米以上佔多少。
記者:佔多少啊?
規劃局:我也説不上。國家有規定,你可以在網上找。我們重點工作是平面佈局,影響不影響日照。經適房配建的事情由房管部門來定。
記者:為何他們説是你這邊管?
規劃局:如果立項是經適房。我們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審核,不是審定。然後徵求房管部門的意見。
記者:肯定有審核結果吧。
規劃局:有。
原本程式複雜、審核嚴格的經適房買賣,八冶集團為何賣了5年都無人察覺?東窗事發,金昌市住建局得知八冶集團違規售房還是因為拿到經適房房本的住戶去住建局問緣由。金昌市住建局房管科科長趙嵩天:
居民:那你們就是管這480戶的審核,那你們怎麼沒審核呢?
房管科:剛才説得很清楚了,是沒審核,現在讓他們(八冶集團)整改。
居民:他們公開對外銷售,政府部門有權監督啊?
房管科:人家悄悄對你們銷售,有些情況我們不了解。他們沒給我們備案,備案肯定就知道了。建的時候批了手續,賣的時候沒有給我們。
記者:那你們不管他們要手續嗎?
房管科:他們申請,我們受理。他們不申請,我們怎麼受理。
從金昌市發改委的立項批復看,工程建成後,物價部門核定單位成本並確定銷售價格,房管部門審核保障對象,審定套型面積。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還要全程進行監督。可實際情況卻是,開發商賣了五年的經適房,相關部門都不知情,又都異口同聲地説不歸自己管!
開發商簡簡單單便可瞞天過海,經適房根本不需要任何手續便公開售賣,揭開黑幕後,開發商要受罰、要整改,究竟怎麼改?只是整改就能翻過這一頁了嗎?誰來為監管漏洞買單?龍泉家園業主們又該如何解決現實問題?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記者 欒紅)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