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中日韓合作秘書處官員:漢字是三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2017年09月20日 09:13: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安陽9月19日電 (記者 董飛)“中日韓三國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漢字既是三國共通的語言工具,也是三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2017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19日在河南安陽開幕,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韓梅在致辭中作上述表述。

  韓梅説,漢字起源於中國,流傳于亞洲。中日韓三國同屬漢字文化圈,在數千年的漢字文化歷史長河中,通過漢字溝通交流,互學互鑒,構築了深厚的東亞文化底蘊,促進了友好關係發展。

  她還舉例介紹,中日韓三國歷史上不乏交流互鑒的名人大家,比如古代朝鮮的大學者崔致遠曾在中國揚州長期為官,金正喜在漢詩、考古學等領域造詣深厚。中國的鑒真和尚不畏艱險,六渡日本。中國的孫中山先生曾和日本友人宮崎滔天和梅屋莊吉通過“筆談”進行交流,成為中日兩國間友好交往的歷史佳話。

  中日韓三國地理相近,人文相通。韓梅認為,加強三國合作不僅符合三國自身利益和發展,也有利於促進世界與亞洲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近年來,中日韓三國人員往來日益密切。2016年,三國年度人員往來突破2700萬人次,三國之間相互締結的友好省市約600對。

  韓梅介紹説,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作為三國合作的重要標誌,自2011年成立以來積極履行三國政府賦予的職能,為推進三國合作和東北亞區域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她透露,為促進三國文化交流與合作,秘書處致力於實施《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推廣活動,正在推動“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編撰”項目,以加深三國相互理解。

  韓梅對推進中日韓漢字文化交流與合作建議,加強中日韓語言對比研究,進一步促進青少年漢字文化交流。三國可以利用“亞洲校園”項目、“東亞文化之都”、“東北亞名人會”等現有合作平臺,積極推進以漢字為主題的文化交流活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