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博鰲亞洲論壇國禮《祥和樽》亮相國家博物館

2017年09月20日 09:0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9月19日電 9月17日,“千年官窯 大美鈞瓷——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鈞瓷國禮《祥和樽》全球發佈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活動由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央視《國寶檔案》主持人任志宏主持,河南省禹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長成,大宋官窯總經理辛文飛,中國陶瓷工藝大師、國禮《祥和樽》創作大師張懷強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併為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官方國禮《祥和樽》全球發佈會舉行盛大揭幕儀式。

  河南省禹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長生致開幕詞。他表示:鈞瓷歷史悠久,是禹州驕傲,新中國成立後,鈞瓷復燒過程得到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援,成為國家外交名片。《祥和樽》是當代鈞瓷藝術的巔峰代表作品,成為博鰲論壇官方指定領導人國禮,並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發佈會,是對鈞瓷文化和藝術發展的最大推動。

  隨後,發佈會現場邀請各位領導、嘉賓一同上臺,為國禮《祥和樽》全球發佈會舉行了盛大的揭幕儀式。

  國禮《祥和樽》造型端莊典雅,線條婉轉流暢,雍容華貴。整體設計以皇家鈞瓷藝術為基礎,融入現代藝術之美,獨創的星空釉色,使其成為現代鈞瓷的標桿之作。瓶口荷葉寓意和和美美,瓶頸錦雞化型為鳳凰,寓意鳳臨祥瑞,最讓人愛不釋手的是《祥和樽》的釉色,“星空藍釉”,如夜空浩瀚,點點金斑星羅棋佈,典雅秀麗,高貴華美。在1300多年鈞瓷藝術史上都是第一次出現,被譽為千年鈞瓷的藝術里程碑。

  據悉,國禮《祥和樽》以官窯瓷器標準製作,所有泥料、釉料均採自北宋徽宗時期的御用礦場,全程多達108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並歷經六次繁複甄選。國禮《祥和樽》底款還沿用皇家官窯規範,底款鈐印五大官方款識。

  《祥和樽》作為當代頂級的鈞瓷藝術珍品,將五千年與生俱來的尊貴和優雅融為一體,不僅呈現東方藝術極致之美,更展現了中華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本次發佈會還特邀國禮《祥和樽》的創作者張懷強大師親臨現場,為大家揭秘國禮背後的故事。張懷強大師談到:創作國禮,是國家的政治任務,有著不同一般的創作要求。不僅要有美好的寓意,還要融入中國的文化精髓,國禮不是一件普通的藝術品,它必須是中國優秀文化、悠遠歷史和外交理念的載體。

  國禮《祥和樽》設計歷時近一年的時間,無論是器型、釉色還是工藝,都達到了官方國禮的最高標準。獨有的星空釉,更是經過多年的試燒,在鈞瓷一千多年曆史上,也是首次出現。可以説,普通的鈞瓷已經是十窯九不成,為了保證達到星空釉的效果,每一件國禮,都需要在成品中再次揀選,幾乎件件都是百里挑一,可謂一件國禮百件瓷。

  發佈會最後,央視《國寶檔案》主持人任志宏也憑藉自己多年對藝術品的喜愛,為大家分享了他對藝術和收藏的理解。他認為:國禮《祥和樽》是一件有生命的作品,能在作品上感受到它的呼吸,今天的藝術珍品,必然是明天的國寶和文物。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