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大陸任教臺灣教師融合發展主題研修活動在遼寧開幕
中新網沈陽8月23日電 (馬孟起 姜月恆 劉禹辰)8月22日,由全國臺聯和臺灣同學會共同主辦、遼寧省臺聯承辦的“銘記歷史·共創未來”第十屆大陸任教臺灣教師融合發展主題研修活動在遼寧沈陽開幕。50余位在大陸各地高校任教的臺灣教師及部分來自島內的高校教師共襄盛會。
8月22日,第十屆大陸任教臺灣教師融合發展主題研修活動在遼寧開幕。馬孟起 攝
全國臺聯副會長、遼寧省臺聯會長周琪在致辭時表示,大陸任教臺灣教師融合發展主題研修活動已連續舉辦十屆。十載芳華,一批又一批臺灣教師跨越海峽,投身大陸教育事業,為深入兩岸教育融合、增進民族認同做出了重要貢獻。希望大家堅守育人初心,厚植家國情懷,為兩岸融合發展培育有理想、敢擔當、肯奮鬥的時代新人;勇當融合先鋒,推動交流互鑒,多向臺灣青年生動展示大陸教育發展的新機遇、新成果。
臺灣同學會副會長韓佳玲表示,在大陸高校任教的臺灣教師已經成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臺灣同學會一直在努力成為臺灣教師融入祖國大陸的橋梁。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學習,積極參與交流,共同探討臺胞如何更好地融入祖國大陸新發展格局,在活動中多走多看,多去體會東北城市不一樣的魅力。
自2012年臺胞可申請大陸高校教師資格證的政策放開,到福建累計引進超1000位臺籍教師,臺籍教師在大陸的發展,始終與大陸經濟高速發展階段的人才需求緊密相連。
作為首屆大陸任教臺灣教師活動的參與者,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陳經超回顧了2016年以來,大陸任教臺灣教師交流活動從座談會一步步發展為主題研修的歷程。他表示,回望來時路,以教育為舟,跨越海峽;展望新徵程,以融合為橋,助力兩岸深化發展。
圖為參觀中國工業博物館。劉禹辰 攝
“登‘陸’以來,我不僅完成了從講師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成長蛻變,也親身見證了臺聯在幫助臺胞解決各種工作生活困難上所做的務實工作。”青島大學資本研究院院長蘇志偉建議進一步完善對支持臺灣教師在大陸發展的各項政策體係,提升臺灣教師對大陸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本次研修活動涵蓋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東北振興戰略、農耕文化、歷史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等豐富的研習內容。在為期7天的行程中,臺灣教師將陸續參訪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馮庸大學抗戰博物館、中國工業博物館等,直觀感受東北振興戰略下的發展與成就。
據悉,自2016年起,臺灣教師研修活動已舉辦十屆,是全國臺聯服務常住大陸臺胞的一項品牌活動,為在大陸任教臺灣教師搭建政策傳導、交流互助和建議反映三個平臺,幫助臺灣教師在祖國大陸留得住、融得入、發展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