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怎樣做父親

2023-11-27 08:3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周維強(浙江教育報刊總社編審)

  1929年9月27日,周海嬰在上海出生,魯迅時年48歲。魯迅書信裏,常有對海嬰童趣童心活靈活現的記述。這些記述,給我們最深的印像是,魯迅是以兒童為本位的,他最看重孩子的活潑和強健。

  魯迅、許廣平與周海嬰的全家福。資料圖片

  現在,我們見到海嬰第一次出現在魯迅寫給母親的信裏,是1932年3月30日,海嬰大概2歲半。這封信裏記錄的比較簡單,説海嬰“現在胃口很好,人亦活潑,而更加頑皮,因無別個孩子同玩,所以只在大人身邊吵嚷,令男(兒子對父母自稱‘男’)不能安靜。所説之話亦更多,大抵為紹興話,且喜吃鹹,如霉豆腐、鹽菜之類”。這幾句話大概可以説明魯迅在家説紹興話居多,所以海嬰也跟著説紹興話,飲食也隨魯迅口味偏愛紹興菜。值得注意的是,魯迅特別説“人亦活潑,而更加頑皮”,説明魯迅尊重孩子的天性。同年7月2日寫給母親的信裏,魯迅繼續向老太太彙報她孫兒的行狀:“他很喜歡玩耍,日前給他買了一套孩子玩的木匠家生,所以現在天天在敲釘,不過不久就要玩厭的。近來也常常領他公園去,因為在家裏也實在鬧得令人心煩。”不足3歲的孩子自然淘氣,但魯迅也沒有遏制,而是帶他到公園去宣泄孩童旺盛的精力。1934年5月4日,海嬰將近5歲,魯迅寫給母親的信裏説海嬰“日見長大,每日要講故事,脾氣已與去年不同,有時亦懂道理,容易教訓了”,這是在和往年的比較中寫了海嬰的成長,也可見魯迅對孩子的細心和耐心。同年5月29日魯迅給母親的信裏寫道:“……海嬰日見長大,自有主意,常出門外與一切人搗亂,不問大小,都去衝突,管束頗覺吃力耳。”孩子能夠“自有主意”,可見魯迅並沒有無視孩子的意見,這是他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尊重。“管束頗覺吃力”,是因為魯迅沒有簡單粗暴地壓制孩子。

  魯迅1934年6月13日給母親的信寫得比較長,細節也比較多:“海嬰這幾天不到外面去鬧事了,他又到公園和鄉下去。而且日見其長,但不胖,議論極多,在家時簡直説個不歇。動物是不能給他玩的,他有時優待,有時則要虐待,寓中養著一匹老鼠,前幾天他就用蠟燭將後腳燒壞了。”讓孩子多親近自然,既能消耗他的過剩精力,也免得他“無差別”鬧事;優待或虐待小動物,淘氣,未嘗不含著兒童好奇和探索的天性。接下來就説到了學校教育:“至於學校,則今年擬不給他去,因為四近實無好小學,有些是騙錢的,教員雖然打扮得很時髦,卻無學問……”沒有好的學校,暫且不去入學,“海嬰雖説是六歲,但須到本年九月底,才是十足五歲,所以不如暫且任他玩著,待到足六歲時再看看”。還沒有到入學年齡,暫且先玩著,這是魯迅對孩子教育的基本態度。海嬰的童心童趣得到大人有力的呵護而能夠爛漫。同年7月30日寫給母親的信裏,魯迅説海嬰“他又要寫信給母親,令廣平照鈔,今亦附上,內有幾句上海話,已在旁邊註明”。海嬰的天性得到自由生長,好勝、好奇、好表現的童心也因此自由生長起來。

  魯迅給母親的手札(局部),寫到了海嬰的情況。資料圖片

  魯迅給母親的書信裏,幾乎每次都會寫到海嬰的搗蛋頑皮,可筆下行文幽默,我們讀來,覺得魯迅也在孩子的頑皮搗蛋裏感受到有趣可愛,比如1934年9月16日的信裏,説海嬰“現在每天很忙,專門吵鬧,以及管閒事”。魯迅寫給日本友人的信裏,對海嬰淘氣的敘述也讓人感覺魯迅其實也是喜歡的。1932年5月31日寫給增田涉的信裏有“海嬰是連一件完整的玩具也沒有的。他對玩具的理論,是‘看了拆掉’”這樣的話,這簡直有點兒“津津樂道”了。增田涉曾來上海跟從魯迅研究中國小説史。1933年10月7日寫給增田涉的信裏説“海嬰淘氣得厲害,怕會鬧家庭革命”;1934年2月12日寫給增田涉的信裏説“海嬰很健康,但又非常搗蛋,在家時常有暴動之慮,真難辦”;同年7月30日寫給日本歌人山本初枝的信裏説“我們的孩子也很淘氣,仍是要吃的時候就來了,達到目的以後就出去玩,還發牢騷,説沒有弟弟,太寂寞了,是個頗偉大的不平家”;同年8月7日寫給增田涉的信裏説“海嬰這傢夥卻非常搗蛋,兩三日前竟發表了頗為反動的宣言,説:‘這種爸爸,什麼爸爸!’真難辦”;1935年2月27日寫給增田涉的信裏説“海嬰的頑皮頗有進步,最近看了電影,就想上非洲去,旅費已經積蓄了兩角來錢”。這些有趣的敘述,也讓我們覺得魯迅能細心觀察,也能體會到童心童趣的生意盎然。以上的引述裏,有一個核心的詞:活潑。

  魯迅日記裏記述海嬰的,還有一個核心的詞是:強健。上海拉摩斯公寓是西式住宅,魯迅一家于1930年5月12日從景雲裏遷入拉摩斯公寓A三樓四號。但這個住宅裏海嬰的住房朝北,無益於健康生長,所以魯迅就在1933年4月11日全家從拉摩斯公寓遷入了施高塔路大陸新村九號。魯迅1933年4月2日寫給增田涉的信裏説:“或因住房朝北罷,孩子的病特別多,令人發愁。這次要搬個朝南的房子……”大陸新村建成于1932年,由大陸銀行上海信託部投資,是磚木結構、紅磚紅瓦的3層新式里弄房屋,照杭州現在通行的説法就是“排屋”了,照北京、上海、廣州現在的説法就是“聯排別墅”了。魯迅的住宅,佔地近8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生活設施完備。魯迅對新居很滿意,1933年5月10日寫給許壽裳的信裏説:“新寓空氣較佳,于孩子似殊有益。”7月11日給母親的信裏,魯迅寫道:“海嬰是更加長大了,下巴已出在桌面之上,因為搬了房子,常在明堂裏遊戲,或到田野間去,所以身體也比先前好些。”

  魯迅對海嬰的人品道德也是有要求的。1934年10月20日魯迅寫給母親的信裏讚許海嬰“良心也還好,好客,不小氣”;同年10月30日的信裏,魯迅向母親稱道海嬰“不小氣,不勢利,性質還總算好的”。這些肯定,換一個角度看,也未嘗不可視作魯迅對孩子的品德的要求。

  我記得魯迅的雜文裏説中國的孩子少年老成,魯迅1934年8月20日發表在《新語林》第4期的《從孩子的照相説起》,有這樣的話:“但中國一般的趨勢,卻只在向馴良之類——‘靜’的一方面發展,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才算一個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潑,健康,頑強,挺胸仰面……凡是屬於‘動’的,那就未免有人搖頭了……”這也是魯迅為什麼這麼看重孩子的“活潑”“強健”的一個直接的解釋。魯迅1919年11月1日發表在《新青年》六卷六號上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批判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本位應在幼者,卻反在長者;置重應在將來,卻反在過去”,倡導在父母與孩子的家庭倫理上“以孩子為本位”,首要“理解”孩子;其次做孩子的“指導者協商者”,而不是“命令者”;最後是“解放”孩子,“交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全部為他們自己所有,成一個獨立的人”。“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魯迅的句子。上引書信,也可以説明魯迅在海嬰成長的過程中,實踐了自己的思想。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24日 16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