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赴中文盛宴 共促文明對話

2023-04-28 09:4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日前,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一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在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本屆漢語橋比賽繼續打造線上“雲賽場”,來自111個國家的131名選手齊聚雲端參賽。經過全球入圍賽、陣容選拔賽、團體賽和冠軍爭奪賽等階段的考驗,來自韓國的柳海心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第二十一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總冠軍。

  助力對話互鑒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漢語橋選手們在交流對話中描繪了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美好圖景。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這兩句傳頌千年,成為描繪愛情的名句。世人也多用“比翼鳥”“連理枝”比喻恩愛的夫妻。不同的文化內涵,蘊含相同的情感。在以《長恨歌》為主題的考題環節,漢語橋選手們由“比翼鳥”展開對話,介紹了各自國家代表愛情的意象。來自白俄羅斯的選手雲舒介紹了在白俄羅斯的文化中,白色的鴿子象徵愛情;來自西班牙的選手溫新説:“我們用半個橙子來比喻伴侶。如果有人對你説,可以做我的半個橙子嗎?那就是在追求你。”來自越南的選手范篁陽也談到自己國家代表愛情的意象。

  范篁陽還告訴大家,越南和中國的十二生肖順序大體一致,區別就在於中國的生肖“兔”,在越南變成了“貓”。同樣談到生肖文化的還有來自緬甸的選手羅家茂,他分享的是緬甸“八大生肖”的來歷與淵源。

  在決賽第二場,選手范雲捷帶來了祖國馬達加斯加的最大面值紙幣——2萬阿裏,上面清晰地印著中馬合作的響亮名片——雜交水稻。這張薄薄的紙幣見證了雜交水稻為當地帶來的變化,2007年,中國與馬達加斯加開始進行雜交水稻技術合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團隊經過10多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適合馬達加斯加當地條件的高産雜交水稻品種,不僅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也使馬達加斯加成為非洲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産量最高的國家。

  這些交流無不昭示著,語言是一座橋梁,在促進文明交流對話和互學互鑒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次大賽正是以中文為載體,為各國青年描繪了一幅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的世界文明圖景,也鐫刻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互鑒之路。

  當甲骨文遇到新科技

  本屆大賽以“思想+藝術+技術”為創作理念,與全球漢語橋俱樂部、各大高校、國際中文教育機構形成聯動,通過科技與人文的結合助力漢語橋聯通中國與世界。比如,在海內外知名社交媒體平臺推出了“漢語橋全球趣答”活動。活動以互動式多媒體程式為模式,以“漢語星球”為主要設計元素,將決賽賽題融入其中,提供的雲平臺實現了全球中文愛好者的雲聚合。通過趣答活動,全球中文愛好者可以與來自上百個國家的網友進行對話,領略“漢語星球”裏的中文之趣和中文之美。這樣的答題模式,突破了漢語橋系列賽事在人員、地域、規模上的限制,首次探索了大、小屏深度融合的創新傳播形態,全面拓展了文化共用、互聯互通的多模態渠道。

  此外,互動式多媒體程式“尋文物密碼——解鎖專屬你的甲骨文”以甲骨文為切入點,引領全球網友從趣味出發,跨越歷史,了解漢字中所蘊含的文化資訊。安陽殷墟為商代晚期都城,為古代文獻所記載,並得到甲骨文與考古發掘所證實,其把中國信史往前推進了近千年。當古老的殷墟和甲骨文遇上新科技,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世界各國選手可以經由融媒體産品走進殷墟遺址,以漢字為紐帶,開啟一段神秘的發現之旅,定制專屬甲骨文。

  連接中國與世界

  儘管世界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準不盡相同,各國人民在膚色、語言、習俗等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差別,但對美的嚮往、追求是相通的。漢語橋比賽已成為海外中文學習者學習中文、了解中國、體驗中國文化的重要平臺,也架起了一座連接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的橋。

  決賽的開場,展示了一幅繪畫作品《共》,由中國知名插畫師團隊烏合麒麟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學畫大師曾孝濂共同創作。畫作中,種類繁多的中國珍稀動植物交疊和共存在同一畫面上,體現了“生靈共有,命運同途”這一萬物生靈同呼吸共命運的主題。

  在“先聲奪人”環節中,雲舒圍繞畫作,講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她以“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這一生態觀作為論據,呼籲大家保護地球家園。來自世界各國的漢語橋選手們也用中文分享了中國的傳統生態觀,為中華文明的傳播,繪製了多彩的畫卷。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決賽第二場,展示了義大利女宇航員薩曼莎·克裏斯託福雷蒂引用中國東晉時期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名句抒發自己在太空的所思所想。太空中的中國詩句,浸潤著文明交流互鑒的影響,也讓參賽選手感受到中華文化綿延雋永、穿越時空的魅力,更體現了中華文化與人類探索宇宙的連接。

  (作者係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鏈 接

  語言作為交流的橋梁,傳遞著智慧的種子,浸潤著人文的底蘊。

  漢語橋中文比賽自2002年首次舉辦以來,累計吸引160多個國家150多萬名青少年參加海外預賽,7000多名優秀選手應邀來華參加決賽,每年全球觀眾達上億人次,現已成為世界各國中文學習者高度關注、積極參與的國際賽事。

  該賽事推動中外民心相通,深化文化交流,被譽為“心靈之橋、友誼之橋、文化之橋”。

  作為漢語橋中文比賽的組成部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和世界小學生中文秀每年舉辦一屆,比賽分為海外預賽和全球總決賽兩個階段。該系列比賽圍繞賽事主題,為全球學習中文的青少年打造了一個展示中文水準、交流學習經驗和檢驗學習成果的舞臺。

  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每年一屆,目前包括配音秀、故事會和書畫展3個主題,會根據中文愛好者的需求擴展不同主題。賽事分為海外預賽和全球總決賽兩個階段。

  如今,漢語橋品牌已逐步發展為包括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漢語橋團組交流項目、漢語橋外國學生夏令營、漢語橋海外資助項目、漢語橋俱樂部等在內的立體化國際交流與文化傳播品牌,不斷創新傳播方式,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對話,為促進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發揮了積極作用。

  延伸閱讀

  參賽者説

  比得知被大學錄取時還開心

  柳海心

  我來自韓國,如今是首爾大學的一名大四學生。

  我和中文的緣分開始得很早,在我小時候,先是媽媽教我中文,後來又到中國遼寧省瀋陽市的一所學校留學,開始系統學習中文。

  中國給我的第一印像是當地人熱情友好,有不少朋友主動過來和我打招呼,告訴我不懂的地方可以問他們。這麼多年,我對中國人的印象沒有變,還是那麼善良友好,中國也還是充滿活力。

  在中國的這段留學經歷讓我愛上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沒有這段經歷,我會非常遺憾吧。

  回到韓國後,我並沒有太多機會講中文。漢語橋比賽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重新點燃對中文的熱情,就想著試一試。本來計劃參加2021年舉辦的第二十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但錯過了報名時間,就參加了2022年的比賽。

  從錄製自我介紹的視頻,到獲得第二十一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總冠軍,一路比賽下來,真的是“驚心動魄”,難忘的事情特別多。雖然為了準備比賽,我付出很多努力,常常淩晨才睡,但整個賽程中,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中文愛好者交流,能得到老師的幫助,都是令人開心的事。

  得知自己獲得總冠軍的那一刻,有一種“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感覺,就是被大學錄取時也沒有那麼開心。同時又有些惆悵,因為比賽結束後,選手們聚在一起談天説地的機會少了,不過我們約好在北京見,期待這一天早點到來。

  實現了在中國讀大學的夢想

  茉 莉

  我來自哥倫比亞,去年,我獲得了中國政府獎學金並於10月來到中國,開啟了新的學習征程。目前,我在首都師範大學進行預科學習,今年9月會轉到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讀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

  我的中文學習始於2021年,當時受疫情影響,空閒時間多了起來,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中文,帶著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興趣,步入了中文世界。因為當時沒辦法到語言學校學習,我就從網上查資料、學習中文相關知識和語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識了不少中國朋友,在與他們的交流中,鍛鍊了中文口語。

  讓我沒想到的是,學習中文讓我實現了在中國讀大學的夢想,也讓我有機會交到世界各地的朋友,還讓我拓展了思維方式、開闊了視野。可以説,中文是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與中國人溝通的橋梁,它改變了我的生活。

  我曾聽過一種説法,即中文是非常難學的語言,但開始學習之後,我發現沒那麼難,自己還有些享受。天天看到在中文上的進步,有時候還能用中文和中國朋友聊聊歷史、愛好,會讓我高興一整天。

  現在,我仍在堅持學習中文,中文于我,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一扇看世界的窗。

  我至今記得去年抵達北京的場景,當時就被這座城市的科技和現代化吸引了,仿佛置身未來之都。地鐵站、雙層巴士……一切都很現代。在中國讀書的這段時間,我也看到數字化融入百姓生活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方便。

  作為哥倫比亞賽區的代表,我在本屆比賽中獲得二等獎,這是對我的激勵,讓我有信心奔向夢想。此次獲獎不是我單槍匹馬的勝利,而是和老師、同學一起齊心協力努力的結果。

  我希望以後能在中國定居,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國,吃遍各地的小吃,看遍各地的美景,中國是我的第二個家。

  學習中文帶給我新的思維方式

  詹乘風

  我來自澳大利亞,現在就讀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是一名大四學生,專業是經濟學。

  我學中文已有9年,當時並沒想到學習中文會讓我體驗到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首先,學習中文讓我有機會跟更多人一起溝通,也讓我對不同文化之間應該理解和尊重感受更加深刻;其次,學習中文讓我交了幾個新朋友;第三,學習中文讓我走近中國,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在我讀十年級時,曾和老師、同學到中國兩周,那兩周是非常難忘的經歷。在我眼中,中國的機會很多,文化豐富多彩,而且中國還在不斷發展和進步,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家;最後,學習中文帶給我新的思維方式,促進了我的成長和發展。

  參加漢語橋比賽是我人生中非常難忘的體驗,不但提升了中文水準,還讓我更加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參賽選手一起交流,多元文化的碰撞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在第二十一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中,我獲得的是二等獎,這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我希望將來能繼續學習中文,深入了解中國,可以交到更多的中國朋友。其實,即使沒有獲獎,參加漢語橋比賽也是非常有價值的經歷,我非常感恩有這樣的機會。

  希望大家都到中國來看看

  陳 靜

  我來自黑山,目前在義大利讀大學,專業是國際關係。

  我很喜歡學外語,在2018年那年,決定開始學一門新的語言。偶然的機會,我從小學英文老師那兒得知,我居住的尼克希奇開設了中文課程。得知這個資訊後,我立刻便去報名。在第一節課上,雖然對中國不熟悉,但是我對中國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好奇,産生了學好中文的念頭。

  2019年,我兩次到中國,第一次是為了參加漢語橋夏令營,第二次是為了參加漢語橋比賽。剛到北京機場時,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關於中國的場景,真切地出現在了我眼前,就像夢中的情景都實現了一樣,但又有些不一樣。

  如今,我對中國的了解更加深入,中國不僅有燦爛的文化,還有善良的人民。我希望大家都能到中國看看,看看中國真實的樣子,看看友好的中國人。

  學習中文改變了我的生活,不僅增加了我的知識儲備,還讓我交到了非常好的朋友。我還練習中國書法、學彈古箏、學習茶藝,這些都讓我的人生更加豐富。

  兩次參加漢語橋比賽是我難忘的經歷,有機會代表黑山參加漢語橋比賽更是讓我感到自豪。此外,通過參加漢語橋比賽和老師以及其他參賽選手結下的友誼也是我繼續前行的財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