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活觀察丨全民閱讀,如何“一個也不能少”

2023-04-27 20: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杭州4月26日電 題:全民閱讀,如何“一個也不能少”

  新華社記者

  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傳承文明、提高國民素養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我國全民閱讀法律體系更加完善,閱讀公共服務網路初具規模,閱讀推廣活動廣泛開展,書香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25日,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在杭州閉幕,會場內外傳遞出共同聲音:要讓書香飄到每一個角落,全民閱讀“一個也不能少”。

  “在書香中徜徉,走出了黑暗的漫長”

  “父親為我讀了一本又一本書,那些書讓我認識生活,認識世界。今天,父親的讀書聲還迴響在我的耳邊。”在大會主論壇上,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講述了自己的童年經歷,她表示,閱讀對於殘疾人意義尤為重要,但是殘疾人閱讀服務和閱讀推廣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吉林省長春市的視障人士張敏平時會用讀屏軟體閱讀電腦或手機上的電子書,但更喜歡用手指觸摸閱讀盲文書籍,因為這樣的記憶比來自聽覺的更為深刻。不過,張敏感到現在盲文讀物的種類和數量還相對較少。

  “視障人士確實需要更多的盲文書籍,也需要更多的有聲讀物。”杭州市殘疾人文聯副主席歐陽勝告訴記者。為此,這位“輪椅作家”還寫下詩作《暢想光明》:“在書香中徜徉,走出了黑暗的漫長……”

  在杭州圖書館一樓大廳的“無障礙閱覽空間”,臺式電子助視器、遠近兩用電子助視器、一鍵式智慧閱讀器、攜帶型盲人閱讀器、盲文點顯器等新技術設備,可以為不同視力等級的視障人士提供助力。杭圖目前有1萬餘冊盲文書籍,近800部智慧聽書機,15T的視聽數據庫。館長劉冬説,希望為廣大視障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的閱讀空間,幫助他們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目前,全國已有1377家公共圖書館開展了經常性的視障閱讀文化服務。“盲人閱讀數字工程”聯合全國400家圖書館和100家特殊教育學校,配置了20萬台盲人智慧聽書機終端。盲人出版社每年出版上千種産品。中國盲文圖書館已有60多萬冊書籍和20T的數字資源。

  去年5月,馬拉喀什條約對中國生效。它旨在為閱讀障礙者提供獲得和利用作品的機會,從而保障其平等獲取文化和教育的權利。國家版權局為此出臺了《以無障礙方式向閱讀障礙者提供作品暫行規定》,進一步把條約對閱讀障礙者的支援落到實處。

  在本屆全民閱讀大會的閱讀權益保障論壇上,一些機構和個人捐贈了無障礙格式版的作品。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表示,將不斷完善條約實施配套制度,加強對無障礙格式版的指導監管,推動無障礙格式版跨境交換,用版權傳遞溫情,為閱讀障礙者平等參與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多管齊下彌補“閱讀鴻溝”

  在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有無數雙渴望讀書的眼睛。愛心匯聚和技術發展,正在消弭城鄉之間的閱讀鴻溝,讓書香飄到中國每一個角落。

  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黃嶺子鎮中心小學,長春市益路公益志願服務中心送來了流動圖書室,滿足了孩子們“一直有新書看”的心願。中心發起人蘭廷雙説,鄉村家庭往往缺少讀書氛圍,希望通過流動圖書室和讀書獎勵機制,激發留守兒童的讀書興趣。

  在浙江省諸暨市馬劍鎮上和村,侯門山鄉村圖書館曾是一所荒廢的學校。7年前,諸暨市越民生義工團負責人陳可英發動各界力量,將校舍改建成了圖書館:“這是我的母校,我從這裡走出去,更懂得閱讀的意義,希望鄉村的孩子能夠通過閱讀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目前全國共有農家書屋58.7萬家,覆蓋了全國有基本條件的行政村,累計配送圖書近13億冊。開展數字化建設的農家書屋達到18萬多家,免費提供數字閱讀內容上百萬種。

  在本屆大會的閱讀與鄉村振興論壇上,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劉昕表示,通過元宇宙賦能,未來的農家書屋將聚合實體書店、5G+雲書店、比特書房等閱讀場景,為農村讀者提供全新的閱讀體驗。而來自拼多多的數據顯示,2022年,農村地區的圖書訂單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長雙雙接近74%。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呂德文表示,鄉村閱讀可以結合農民休閒、村民議事或其他公共文化活動,陶冶農民情操,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從全民閱讀到終身學習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目標任務,其中包括“深化全民閱讀活動”。閱讀,是終身學習的過程,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

  閱讀對青少年意味著什麼?在全國自強模範、同濟大學研究生彭超眼中,閱讀讓他有動力、有能力不斷超越自我,攀登新的高峰;在紹興市元培小學學生、“火箭男孩”嚴弘森心裏,閱讀為他實現飛天夢想帶來信心和激勵。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説:“閱讀是幫助青少年認識世界、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路徑。”

  總計2.93億的學生,是我國全民閱讀的重要群體。今年3月底,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義務教育學校要將讀書行動納入“雙減”工作,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為學生閱讀創造空間,並在學校課後服務中開設閱讀活動項目。

  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正式上線。平臺一期重點圍繞青少年讀書空間、老年讀書社區組織建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要著力打造全民關注、全民參與、全民成長的實踐型、智慧型讀書平臺,助力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家住浙江省余姚市的86歲退休工人陸月霜保持著每天閱讀的習慣。然而,和很多老年人一樣,她也有閱讀的煩惱:“年紀大了,有老花眼,字太小就看不清。”

  “當前老年出版紙質産品在字體、裝幀、開本設計等方面還需加強適老化設計。”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建議,加強適老化圖書出版規劃,研究制定一系列老年圖書出版印刷標準和數字化標準,加大對老年出版物的支援力度。

  推動老年閱讀離不開老年教育。今年3月,國家老年大學正式掛牌成立,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用和公共服務平臺。國家開放大學(國家老年大學)黨委副書記劉臣説,國家老年大學將設立老年閱讀類課程,指導引導老年人閱讀,加強老年人閱讀相關培訓,鼓勵激發更多老年人參與閱讀活動。(記者馮源、史競男、張曉潔、李雙溪)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