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動物考古揭秘:“良渚人”愛吃什麼肉?

2022-05-09 13:52: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杭州5月7日電 題:動物考古揭秘:“良渚人”愛吃什麼肉?

  “民以食為天”,5000年前的良渚古國創造了輝煌的文明,而這一文明的基礎就是發達的稻作農業。不過,“良渚人”並不是僅吃米飯,他們的餐桌上少不了鮮美的肉食。

  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考古平臺,作為“探秘良渚·文明之源”系列活動的重頭戲,“良渚的動物世界”展覽正在舉行。在這裡,觀眾可以了解5000年前“良渚人”愛吃什麼肉。

  “‘良渚人’應該吃豬肉最多,其次是鹿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動物考古專家宋姝介紹説,在良渚古城遺址裏出土的哺乳動物骨骼中,豬骨約佔80%,鹿骨約佔10%。

  展覽現場展出了十多件良渚時期豬、梅花鹿、水牛和麋鹿等動物的骨骼遺存。它們都是從鍾家港遺址出土的。鍾家港就是展廳外的這條小河,貌不驚人,而在宋姝眼裏,它是良渚文化動物考古的一座“富礦”。

  “南方地區潮濕炎熱,很多地方是酸性土壤,有腐蝕性。因此,動物骨骼很難保存。”宋姝説,環太湖地區共發現近千處良渚文化遺址,而出土過動物遺存的遺址僅有30余處,鍾家港是良渚古城內唯一保有動物遺存的遺址。

  鍾家港之所以能保有動物遺存,是因為它的獨特地理條件。先民是在水澤上堆墩營建良渚古城的,堆墩之間餘下的水面逐漸形成了河道,鍾家港也就是這樣形成的。以後,先民直接把生活垃圾傾倒在河裏,動物骨骼沉入水底,在富水厭氧的環境中保存了下來。

  從2015年至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鍾家港遺址進行了發掘清理。宋姝等人對2016年清理出的遺存進行了更細緻的淘洗,發現了12萬多件動物骨骼遺存,鑒定出40余種動物。

  而這些動物骨骼遺存中,豬骨和鹿骨是最豐富的。宋姝説,在豬下頜骨上觀察到了齒列扭曲的現象,這是因為豬被人類飼養後,下頜骨退化變短了,牙齒也隨之“長歪”了。同時,她還觀察到有的豬得了“線性牙釉質發育不全”的牙病,這是哺乳動物在成長期因為生理緊張造成的,這也與人類的干預有很大關係。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判斷‘良渚人’當時已在飼養家豬。”宋姝説。家豬在1歲半成年,以後肉量和體型就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因此人們選擇在這時殺豬是最經濟的,而出土的豬骨顯示,良渚遺址裏的豬也就活到1-2歲。

  除了家豬,良渚古城裏只出土過狗這一家畜的骨骼。而在野生動物裏,鹿的骨骼是最多的,已經發現了麋鹿、水鹿、梅花鹿、獐和麂這5種鹿科動物的骨骼。“良渚人”除了吃鹿肉,還喜歡鹿角和鹿骨。鹿骨骨壁厚、整體平直、易於截取,稍加打磨就可以加工成骨錐、骨簪等骨製品。

  而在出土的鹿角中,有的是在春季拾取的自然脫落的鹿角,末端連著角環;有的是獵人殺死鹿以後,從頭上割取的鹿角,上面還帶有額骨的碎片。鹿角可以用作裝飾,角尖部分也可以用作骨錐。

  狩獵、屠宰、食用……這些人類行為都會在動物骨骼上留下不同的痕跡。目前,在各處的良渚文化遺址中,研究人員已經發現53個種屬的動物遺存,涉及軟體動物、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考古學家從動物遺存的解剖形態、死亡年齡、性別構成、病理現象、骨骼痕跡等角度,對於良渚時期的動物資源利用作了綜合研究,發現了良渚時期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養殖業文化——先民一方面飼養家畜,一方面通過狩獵和捕撈來獲得野生肉食。

  “我們發現過食用後剩下的虎骨,還有鱷魚的骨板,説明當時有了鱷魚皮製品。”宋姝介紹説,她們還發現過鯊魚的牙齒,可能是從外地進貢到周圍只有淡水的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位於天目山兩條余脈之間的沖積平原上,當時的氣候更為溫暖濕潤,類似于現在的華南地區,豐富的動物資源也是良渚文明興盛的支撐。宋姝説,動物考古有助於更好地研究當地人的生活。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