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百年戲樓重現昆腔神韻

2022-05-09 09:1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原標題:百年戲樓重現昆腔神韻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婉轉流麗的崑曲唱腔縈繞在古建築雕梁畫棟間。戲臺、廊柱、臺階、包廂等處安裝的LED冷光源,藏在戲臺上的升降多媒體紗幕投影,增強了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的互動,營造出“沉浸式”的觀演體驗。

  4月19日晚,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正乙祠戲樓以嶄新的姿態重張開業,源遠流長的崑曲與古色古香的戲樓融為一體,以最具歷史感的形式,將崑曲藝術的美學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將2022年“會館有戲”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活動推向高潮。

  坐落于前門西河沿大街220號的正乙祠戲樓,是曾經的銀號會館,也是中國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純木結構戲樓,已有300多年曆史,被譽為“中國戲樓活化石”。近百年來,梅蘭芳、譚鑫培等名家在此粉墨登臺,在中國戲曲演出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文藝院團演出進會館舊址,是首都文化建設的創新之舉。北京自古以來就是戲曲藝術的聚集之地,全城大大小小承載豐富多樣地域文化的特色會館。為保護好、利用好會館遺存建築,讓人們重新認識會館和會館文化,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正乙祠戲樓交由北方崑曲劇院修繕、運營及使用。

  去年,正乙祠正式啟動重修。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在保留建築特色和歷史質感的同時,對小院進行了彩畫補彩和重新粉飾。這裡不僅有古樸的青磚灰瓦、粉飾一新的紅色遊廊、“柿柿如意”“花開富貴”“松鶴延年”的吉祥紋飾,還有機會登堂入室的今人,更有機會再聞百年前的清音雅樂。

  此次正乙祠戲樓開幕演出季選取了四幕頗有歷史淵源的大戲連臺上演,分別是駐場戲《天官賜福》、戲樓版《牡丹亭》、觀其復版《墻頭馬上》《憐香伴》。其中,駐場戲《天官賜福》是為戲樓量身定制。

  北京有多少會館會因“有戲”而重張?目前,北京已有8家會館推出多場“會館有戲”系列演出。為了讓會館“活”起來,北京不斷打磨推出既符合會館氛圍又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的“小而精”“小而美”演出。此前以湖廣會館、顏料會館為試點,已推出“會館有戲”之“遇見湖廣”“遇見顏料”系列演出,臨汾會館、福州新館、臺灣會館等會館也陸續開演。

  與此同時,更多沉寂一時的古建,將以不同的面貌重回大眾視野。僅以西城區為例,作為北京營城建都肇始之地,其已列入普查登記的各級會館類不可移動文物有31處。西城區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推出兩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研究確定騰退文物建築活化利用的方向和路徑。

  眼下,歙縣會館、晉江會館、紹興會館、宜興會館等文物建築活化利用項目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了一批社會機構參與,為文物量身定制了既還原保護建築原有風貌,又可持續造血、具備充分社會吸引力的活化利用方案。

  未來,北京還將因地制宜創作推出更多兼具時代價值與傳統審美、表現方式靈活的新創劇目。不斷探索“會館有戲”常態化演出機制,舉辦古戲樓戲劇展演季,開展戲曲公益講座、文化沙龍,開發“會館有戲”微旅行線路,持續打造市民身邊的文化圈、藝術圈,增強“會館有戲”品牌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

  楊學聰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