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傳承“潮”起來
一間工作室,兩位非遺傳承人。和以往關起門做餅、面對面銷售的方式不同,在廣東惠州博羅縣觀音閣鎮德源樓,惠州非遺傳承人李超宏、李曉聰架起手機開始網路直播。通過直播,更多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非遺傳承也有了新載體。
“非遺+直播”的形式,不僅為非遺接上時代的地氣,更為非遺文化注入流量的熱度,讓非遺傳承“潮”起來,吸引著年輕一代的眼球。
文化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近年來,我國多項非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記憶。承載著中華文化基因的“非遺名片”,為國際社會更好了解中華文化打開了新的大門。
曾幾何時,承載著這種榮光的非遺,卻故步自封、步履蹣跚。很多生産製作手法過分追求傳統,不求創新,停滯不前,難以同社會化大生産的需求相適應。在行銷策略上,不少非遺項目囿于賣方市場的束縛,難以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齊步走,只能徘徊在艱難生存甚至瀕臨消亡的邊緣。
殊不知,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網際網路大潮中,傳播方式和途徑在革新,理念和模式在革新,非遺的傳承也亟待開發新路、開拓新局。
回首來路,可以看到,許多非遺項目都誕生於農耕時代。農曆二十四節氣、草編工藝、山歌、棉紡織技藝、粽子製作技藝……這些非遺既豐富,又親切,承載著幾代人的鄉愁和民間文化印記。
保護和傳承非遺,就是要把這種蘊藏于其中的古老而深沉的文化因子激發出來,與現代生活結合、與時尚結合,讓非遺不再是“活在博物館裏的古董”,而是成為“火”在當下、“活”在當下的一種存在。剪紙技藝傳承人探索剪紙婚紗照等定制類産品、湖北省博物館推出融入編鐘音樂的手遊、故宮開發各類文創産品……通過一個又一個精巧的創意,古老的非遺不再“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是活化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潮流樣式。
時代潮流滾滾向前,不管是哪個領域的文化傳播,都要直面群體差異、認知衝突、新陳代謝三大要素的挑戰。這也是非遺走向市場亟須解答的幾大課題。如何既保持傳統特色,又融合時代需求;如何既有擁抱市場的熱情,又有保持傳統的定力;如何找到其中的最佳結合點和平衡點,成為非遺創新與發展的關鍵所在。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網際網路不斷優化升級的今天,非遺傳承需要創新,但也需要堅守。要警惕過度商業化給傳統技藝傳承帶來的衝擊和挑戰。實踐證明,如果一味地市場化,一味地迎合消費者,非遺也將因失去本來的色調而走向凋零。只有保持初心、保持本色,非遺傳承才能常創常新,煥發出更長久的生命力。只有不斷打磨産品、提升品質,才有可能使之突出重圍、持續發展。
在非遺傳承過程中,除了自身的改革和創新外,政府在扶持和保護非遺項目中,更應該“扶開工,送一程”。要依託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縣域經濟,重點扶持一批非遺推廣研究企業和平臺;要加大非遺傳承人才培養,構建複合型文化遺産人才培養機制;要通過政府主導、市場調節、創新機制,摸索出一條以非遺傳承保護促進鄉村振興的好路子,讓非遺在産業融合中煥發持久生命力。(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