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所見而傳承,因未見而求索——一場關於“文學的所見和未見”的對話

2021-04-23 08:5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 題:以所見而傳承,因未見而求索——一場關於“文學的所見和未見”的對話

  新華社記者王思北

  “以文學所見,展現一個民族最深沉的呼吸,承載和傳達一個時代最本質的情緒、最生動的氣象;因文學未見,而求索、突破、尋找新的表達……”

  由中國作家協會和法國駐華使館共同主辦,第五屆中法文學論壇日前在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一場關於“文學的所見和未見”的對話在中法作家之間展開。

  “‘文學的所見和未見’是一個富於哲學意味的開放性的話題,指向多種可能性。”中國作家蘇童以法國作家馬庫斯·馬爾特的小説《男孩》舉例説,這是一部“冒犯傳統”的作品,小説用最簡潔的句子營造了最龐雜的結構,不停地將故事爆破,感覺作者在一片廢墟上探索小説的邊界,這需要勇氣和熱情。

  蘇童認為,作家要向傳統致敬,但致敬並不一定是虔誠的文學姿態,某種意義上,文學需要與傳統決裂,需要拓展和發現。作家對於外部世界的描述永遠不確定,呈現一種開放的狀態。

  “我的想法是正好相反。”在回應蘇童關於小説《男孩》的見解時,作家馬庫斯·馬爾特説,自己在創作時希望尋找一座橋,能連接傳統,事實上小説中有很多對於福樓拜等經典法國作家的隱喻。

  “文學已經‘看見’或發現了很多東西,書寫了很多故事。只不過每個作家對於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以自己的創作方式嘗試為文學這個‘神壇’添磚加瓦。”馬庫斯·馬爾特説。

  “這就是文學的魅力,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釋,文學沒有固定的答案和聲音。”中國作家梁鴻説。我們總在試圖尋找某種規律或一種解釋,但文學總是告訴我們還有另一種解釋或很多種解釋,這是文學試圖通達未見之光輝,也是每個作家為之努力的方向。

  在中國作家徐則臣看來,對文學來説,恰恰是由於眾多的誤讀,才導致一個作品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大。

  “所有誤讀的根源就在於未見的那部分——不同作家所處的不同語境或文化源頭。故事等外在的東西固然重要,但能把不同作家最終區別開來的,最為根本的是文化背景的差異性,差異性使交流有了必要和可能。”徐則臣説,我們知道所見之外一定有未見;同時,我們在呈現未見時,內心中又都在保護它,我們要確保差異性,確保我是我,而你是你,這樣,我們才能共存。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表示,所有的文學創造都來自對人類和世界的窺測和探索,參與著人類文明的豐富和發展。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創作的營養,而所有的一切都無法限制心靈的自由和想像力的高度。“以文學所見,展現一個民族最深沉的呼吸,承載和傳達一個時代最本質的情緒、最生動的氣象;因文學未見,而求索、突破、尋找新的表達——或許是每一位真誠的寫作者週而复始的期待和使命。”她説。

  中法文學論壇自2009年創辦起已成功在北京、巴黎舉辦過四屆。論壇成為兩國文學交往的重要平臺和渠道,為雙方作家創造了面對面研討對話的機會,加深了對彼此文學世界的理解,也為兩國民眾打開了通過作家作品窺見對方歷史文化、民族性格、世態人情的一扇窗。

[責任編輯:李丹]